[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继电器底座及分体式继电器线圈引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4411.8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0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鸿祥;高志强;陆斌;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鸿祥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14;H01H50/44 |
代理公司: | 宁波知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1 | 代理人: | 孙诗宏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继电器 底座 线圈 引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继电器底座及分体式继电器线圈引脚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下固定座和固定在下固定座顶部的上固定座,上固定座上装入有线圈组件,下固定座的后端设有簧片组件,下固定座的前端设有引出片,引出片的顶端与线圈组件焊接。底座分成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两部分,上固定座上装入线圈组件,下固定座的后端设有簧片组件,从而实现线圈组件与簧片组件的隔绝,从而保证继电器的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隔等安规参数能符合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分体式继电器底座及分体式继电器线圈引脚结构。
背景技术
继电器的线圈部分和簧片部分都是装在底座上的,底座是一体结构的,线圈部分和簧片部分没有进行隔绝,这会导致继电器的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隔等安规参数无法符合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继电器底座及分体式继电器线圈引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分体式继电器底座及分体式继电器线圈引脚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下固定座和固定在下固定座顶部的上固定座,上固定座上装入有线圈组件,下固定座的后端设有簧片组件,下固定座的前端设有引出片,引出片的顶端与线圈组件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座的前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凸台,凸台的后端具有卡块,上固定座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槽,卡块卡入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定位块,下固定座的前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定位槽,定位槽靠近凸台设置且供定位块卡入。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座的后端左右两侧外壁上均设有一滑块,下固定座的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滑槽,滑块自上而下卡入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引出片的顶端从下固定座顶部延伸出后与线圈组件的底端焊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继电器底座及分体式继电器线圈引脚结构,其有益效果是:底座分成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两部分,上固定座上装入线圈组件,下固定座的后端设有簧片组件,从而实现线圈组件与簧片组件的隔绝,从而保证继电器的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隔等安规参数能符合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底座,1.1—下固定座,1.2—上固定座,2—线圈组件,3—簧片组件,4—引出片,5—凸台,51—卡块,6—卡槽,7—定位块,8—定位槽,9—滑块,1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分体式继电器底座及分体式继电器线圈引脚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包括下固定座1.1和固定在下固定座1.1顶部的上固定座1.2,上固定座1.2上装入有线圈组件2,下固定座1.1的后端设有簧片组件3,下固定座1.1的前端设有引出片4,引出片4的顶端与线圈组件2焊接。
为了方便将上固定座1.2与下固定座1.1连接起来,下固定座1.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凸台5,凸台5的后端具有卡块51,上固定座1.2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槽6,卡块51卡入卡槽6中,形成防松脱的结构。
上固定座1.2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定位块7,下固定座1.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定位槽8,定位槽8靠近凸台5设置且供定位块7卡入,从而起到定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鸿祥,未经赵鸿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4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水冷水路板
- 下一篇:微型扬声器音圈漆包线卡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