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弧高压包及双电弧打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4277.1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7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光 |
主分类号: | F23Q3/01 | 分类号: | F23Q3/01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 高压包 打火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弧高压包,包括骨架、两个磁芯、一个初级绕组及两个次级绕组,各磁芯均具有一个磁芯中柱及两个位于磁芯中柱两侧的磁芯侧柱,骨架包括用于缠绕初级绕组的初级骨架及两个用于缠绕各次级绕组的次级骨架,初级骨架及各次级骨架分别贯穿设置有磁芯孔,次级骨架对称设置于初级骨架相对初级骨架的磁芯孔的横向两侧,两个磁芯分别位于初级骨架的磁芯孔两端,各磁芯的磁芯中柱均插入初级骨架的磁芯孔内,两侧的磁芯侧柱分别插入相对应的次级壳体的磁芯孔内。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减少截面积前提下形成稳定“X”形点火电弧的双电弧高压包及及双电弧打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弧高压包,具体涉及一种双电弧打火机。
背景技术
电弧高压包是电弧打火机中产生高压电弧的主要部件,其通常包括骨架、两个磁芯、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骨架内设置有供磁芯中柱插入的磁芯孔,次级绕组缠绕于骨架外周,初级绕组缠绕于次级绕组外周,从而形成电弧结构。上述结构的电弧高压包存在如下弊端,由于初级绕组缠绕于次级绕组外周导致电弧高压包的截面积和厚度过大,进而容纳电弧高压包的电弧打火机的壳体体积变大,给携带及握持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821832649.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弧高压包及电弧打火机》,包括骨架、两个磁芯、初级绕组及两个次级绕组,骨架内设置有供磁芯中柱插入的磁芯孔,两个磁芯的磁芯中柱分别从磁芯孔的两端插入磁芯孔,骨架外周设置有缠绕初级绕组的初级绕线区域和对称设置于初级绕线区域两侧并用于缠绕次级绕组的次级绕线区域,使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呈并排排布,从而减少截面积,但上述结构也存在一定弊端,由于两个次级绕组均位于磁芯中柱的外周,导致初级绕组与不同次级绕组之间形成的电磁互感相互产生干扰,进而导致双电弧打火机两组电弧发生器在产生X形点火电弧时电弧紊乱,影响电弧外观及点火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减少截面积前提下形成稳定“X”形点火电弧的双电弧高压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骨架、两个磁芯、一个初级绕组及两个次级绕组,各所述的磁芯均具有一个磁芯中柱及两个位于磁芯中柱两侧的磁芯侧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包括用于缠绕初级绕组的初级骨架及两个用于缠绕各次级绕组的次级骨架,所述的初级骨架及各次级骨架分别贯穿设置有磁芯孔,所述的次级骨架对称设置于初级骨架相对初级骨架的磁芯孔的横向两侧,两个所述的磁芯分别位于初级骨架的磁芯孔两端,各所述的磁芯的磁芯中柱均插入初级骨架的磁芯孔内,两侧的磁芯侧柱分别插入相对应的次级壳体的磁芯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一个初级骨架及两个次级骨架替换之前的单个骨架,合理利用现有磁芯的“E”形结构,由两侧的磁芯侧柱分别插入两侧的次级骨架内,使次级绕组位于不同的磁芯侧柱外周,避免两个次级绕组均位于磁芯中柱的外周,从而保证初级绕组与不同次级绕组之间形成的电磁互感不会相互产生干扰,进而避免电弧紊乱的情况发生,在减少截面积前提下形成稳定点火电弧,此外,由于次级骨架对称设置于初级骨架两侧,进一步提高双电弧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初级骨架外周的两端与中部之间存在直径差,形成一个内凹环形区域,所述的内凹环形区域在缠绕初级绕组时其两端形成对初级绕组两侧进行限位的限位台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两端与中部之间的直径差形成的限位台阶,使初级绕组能够稳定缠绕于初级骨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次级骨架外周环绕设置有多个沿磁芯孔轴向依次排布的导线槽,所述的导线槽的宽度与次级绕组内单根导线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的次级骨架位于相邻导线槽之间开设有供次级绕组内的导线缠绕至相邻导线槽的缠绕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导线槽,使次级绕组导线的缠绕更加稳定,此外,增设缠绕缺口,导线可通过缠绕缺口缠绕至相邻导线槽,使缠绕结构更加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光,未经胡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4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