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断路单元的壳体和具有该壳体的电池包断路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23187.0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7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水杉;杨政杰;杜禾;吴珍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26 | 分类号: | H02B1/26;H01M2/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断路 单元 壳体 具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包断路单元的壳体,具有:上盖,该上盖具有基本上平坦的上表面和与上表面垂直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下盖,该下盖形成容纳电子器件的腔体,其中,上盖能拆卸地安装在下盖上,以封闭容纳腔,其中,在上盖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线缆固定装置,其中,线缆固定装置被构造成使得线缆能够通过该线缆固定装置固定在上盖上。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壳体的电池包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包断路单元的壳体。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种类型壳体的电池包断路单元。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电池包领域中,电池包断路单元(BDU)是放置高压元器件的一种壳体,专为电池包内部设计,也是高压配电盒的一种。这种壳体100在图1中示出。这种壳体通常包括上盖1和下盖2,其中下盖2中形成用于容纳高压元器件的空腔,并且上盖1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盖2上,从而封闭用于容纳高压元器件的空腔。此外,该壳体还包括在图中并未通过标号指出的信号线接口端子以及正负极引脚等。
在电池包出现故障进行排险时,通常需要拆卸和/或移动电池包中的线缆,并将这些线缆临时固定在某处,防止线缆对电池包排险造成干扰。从图1中看见,根据现有技术的壳体100不具有任何附加结构,在排险时,线缆有可能会散乱地处于壳体附近,从而加大排险的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池包断路单元的壳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电池包断路单元的壳体实现。25在电池包出现故障进行排险时,在壳体附件的线缆可以临时固定在壳体上,从而降低了排险的难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通过一种具有上述类型壳体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池包断路单元的壳体,该壳体具有:上盖,该上盖具有基本上平坦的上表面和与该上表面垂直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以及下盖,该下盖形成容纳电子器件的腔体,其中,上盖能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盖上,以封闭容纳腔,其中,在上盖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线缆固定装置,其中,该线缆固定装置被构造成使得线缆能够通过至少一个线缆固定装置固定在上盖上。在电池包排险过程中,有利地将壳体附近的线缆通过线缆固定装置临时固定在壳体上,从而降低、甚至避免了线缆对排险过程的干扰。在排险结束之后,可以简单地将线缆从壳体上拆卸下来,恢复原来的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形成在上盖上的把手,把手与上盖合围出穿引孔。在该设计方案中,把手简单地形成在上盖的上表面上,在把手和上表面之间留出空隙,以形成穿引孔。线缆穿过该穿引孔,从而确保线缆不会轻易地从壳体上脱离。这种构造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根据实用新型的上盖的制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在上盖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陷部,把手桥接在凹陷部的相对边缘处并与凹陷部共同形成穿引孔。在该设计方案中,在上盖中形成了凹陷部,也就是说,在上盖的表面形成了凹陷部。由于向下凹进的凹陷部的原因,把手与凹陷部共同合围出的穿引孔具有增大的孔径,从而使线缆在穿引孔中的穿引变得简单容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把手的上表面与上盖的上表面齐平。在该设计方案中,在提供用于固定线缆的线缆固定装置的同时,在上盖的上表面上不存在任何突出的结构,不会对线缆的后续布线工作造成不利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3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管旋转下料工装
- 下一篇:一种高频宽带信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