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焙烧窑口推料及打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23107.1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6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常捷;常乐;李红毅;孙手棒;温常凯;蒋汉九;代礼荣;黄印宇;胥海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卡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3/04 | 分类号: | F27D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贾林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焙烧 窑口推 料及 打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焙烧窑口推料及打散装置,包括筒体和若干链条;筒体从焙烧窑口的冷端到热端依次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之间无缝同轴连接;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四段均设置有链条,且所述链条均通过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在筒体内壁上;所述第一段内壁上设置若干呈螺旋垂挂的链条;所述第二段内壁上设置若干呈花环斜挂的链条;所述第三段内壁上不设置链条;所述第四段内壁上设置若干呈垂挂的链条。本实用新型在焙烧窑口依次设置不同的链条悬挂类型,使沾湿物料在焙烧窑口的冷端一端输送能力强、粘接量少,且不影响气流流动;使物料在焙烧窑口的热端一端传热面积大,加强预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烧窑口打散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焙烧窑口推料及打散装置。
背景技术
粘湿物料在焙烧窑内的输送问题关系到焙烧窑能否连续正常生产。焙烧窑作为热工设备,增强窑内的换热效果对提高产量、降低热耗至关重要。焙烧窑内的传热方式主要是对流和传导,要求扩大换热面积。粘湿物料水份高(约20%~30%),容易结成大块,从前工序输送入窑时,容易粘结在焙烧窑内耐火材料上,流动性极差,输送困难,导致物料在入窑口堆积而不能按要求往出料端移动,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大块物料比表面积小、重量大,不能实现悬浮状态下物料与气流的直接热交换,大大降低了焙烧窑的产能。对于这种情况目前常规的焙烧窑不能进行有效解决,所以整个焙烧窑的产能低,严重时不能连续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焙烧窑口推料及打散装置,在焙烧窑口依次设置不同的链条悬挂类型,使沾湿物料在焙烧窑口的冷端一端输送能力强、粘接量少,且不影响气流流动;使物料在焙烧窑口的热端一端传热面积大,加强预烧。
能够有效防止粘湿物料在入窑口堆积而避免粘湿物料不能向出料端移动,能有效防止粘湿物料结大块,增强窑内的换热效果、降低能耗的焙烧窑口推料及打散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焙烧窑口推料及打散装置,包括筒体和若干链条;筒体从焙烧窑口的冷端到热端依次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之间无缝同轴连接;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四段均设置有链条,且所述链条均通过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在筒体内壁上;所述第一段内壁上设置若干呈螺旋垂挂的链条;所述第二段内壁上设置若干呈花环斜挂的链条;所述第三段内壁上不设置链条;所述第四段内壁上设置若干呈垂挂的链条。
上述技术方案从焙烧窑口的冷端到热端依次设置不同的链条悬挂类型,通过不同链条悬挂类型的传热效果传输物料效果、刮料效果不同,适用不同沾湿物料在从焙烧窑口的冷端到热端的不同状态,使沾湿物料在焙烧窑口的传输快速、窑壁粘接少、换热快速、预烧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焊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螺栓和螺母;所述焊接板与筒体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互平行且与焊接板垂直,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焊接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对应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栓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螺纹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链条的一端嵌套在螺栓上且位移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安装座用于固定链条,其采用穿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螺栓和螺母将链条固定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取代了常用的圆环连接链条;使链条即可以自由转动又简化了链条的固定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采用耐磨钢制备;所述焊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第一段内侧壁相匹配;所述焊接板焊接在第一段内表面;所述第一段的链条两端均分别通过安装座固定在第一段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的链条形成的螺旋线与焙烧窑轴线的夹角为30~38°,这一螺旋线与焙烧窑轴线的夹角使焙烧窑口在旋转过程中,链条与沾湿物料的接触面积更大,且使焙烧窑口内的气流流通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卡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卡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3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氦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多合一充配电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