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小型无人机火力打击平台用起落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23049.2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1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光;周惠民;文颀;邓宏彬;彭腾;刘野;刘培君;顾虎;涂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宏大和创防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宏海兴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25/02 | 分类号: | B64C25/02;B64C25/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小 无人机 火力 打击 平台 起落架 | ||
1.一种微小型无人机火力打击平台用起落架,包括两根连杆(1101),且两个所述连杆(1101)相互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杆(1101)的两端均套设有减震裹脚(1102),每两个对应的所述减震裹脚(1102)之间的连杆(1101)上均套装有两个三通连接器(1103),且每个所述三通连接器(1103)均紧邻对应的减震裹脚(1102)设置,每两个对应的所述三通连接器(1103)中均相互配合插入有弯杆(1104),所述弯杆(1104)的两个末端插入对应的三通连接器(1103)上的连接口后均通过螺钉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小型无人机火力打击平台用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101)均为碳纤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小型无人机火力打击平台用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裹脚(1102)为软橡胶套,且所述减震裹脚(1102)与连杆(1101)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小型无人机火力打击平台用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杆(1104)为铝合金管,所述弯杆(1104)包括直线管、圆弧管,所述直线管的两个末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圆弧管,所述直线管上正中处沿长度轴线方向开有两个螺钉孔(1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宏大和创防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宏海兴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宏大和创防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宏海兴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30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凹版画
- 下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