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插式滑动侧凹模具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2579.5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5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岳;单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伍时礼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模具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对插式滑动侧凹模具机构,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且相对插装相连的滑动侧凹块和收缩侧凹块,滑动侧凹块和收缩侧凹块径向相对移动并紧密形成周向连续的内模体,若干个滑动侧凹块与上模杆配合轴向滑动,收缩侧凹块与侧凹承载座配合径向滑动,内模体与上模和下模配合形成封闭型深内侧凹零件的模具腔室。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和装拆便捷等优点,可对于封闭型内侧凹结构零件的模具进行优化设计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插式滑动侧凹模具机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用于注塑等应用的模具,在设计、生产、制造等技术领域中已经相当成熟,但对于内部具有封闭型深内侧凹结构的模具设计方案依然存在一定局限,并且也能针对特定产品形状进行相应模具设计,例如内侧凹结构的内凹深度比较浅时,只能采用一腔一模方式,并且在形状上大都只局限于圆形结构,然而对于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的异型内侧凹结构,则并没有出现通用或者便捷的模具方案,因此对于封闭型内侧凹结构零件的模具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和装拆便捷的对插式滑动侧凹模具机构,旨在对于封闭型内侧凹结构零件的模具进行优化设计和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对插式滑动侧凹模具机构,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且相对插装相连的滑动侧凹块和收缩侧凹块,滑动侧凹块和收缩侧凹块径向相对移动并紧密形成周向连续的内模体,若干个滑动侧凹块与上模杆配合轴向滑动,收缩侧凹块与侧凹承载座配合径向滑动,内模体与上模和下模配合形成封闭型深内侧凹零件的模具腔室。
优选地,所述上模杆外周面为上宽下窄的圆锥面,上模杆外周面均匀设有若干轴向滑移槽与所述滑动侧凹块配合滑动相连,所述收缩侧凹块底端与所述侧凹承载座边沿均匀设有的若干径向滑移槽配合滑动相连,滑动侧凹块和收缩侧凹块相对插接到位后,滑动侧凹块和收缩侧凹块外周面分别设有的凸出块共同拼装组成制造零件内凹部位的凸出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轴向滑移槽为燕尾槽,所述滑动侧凹块内表面设有侧部燕尾凸块与轴向滑移槽配合;所述径向滑移槽为外窄内宽的燕尾槽,所述收缩侧凹块底部设有底部燕尾凸块与径向滑移槽配合,收缩侧凹块底端设有底端燕尾凸块与所述侧凹承载座底部设有的底端燕尾凹槽配合。
优选地,所述收缩侧凹块外周面包围有锁紧环,锁紧环底面与推动杆端部相连,推动杆推动锁紧环对收缩侧凹块产生径向约束。
优选地,所述锁紧环由下而上推动并对整体呈圆锥形的全部所述收缩侧凹块产生径向约束并与所述滑动侧凹块紧密配合。
优选地,所述上模杆可向上抽出,所述滑动侧凹块聚拢并穿过上模顶孔,上模杆带滑动侧凹块脱出上模顶孔后,所述锁紧环向下移动并消除对所述收缩侧凹块限制,收缩侧凹块向中部移动并脱出下模底孔。
优选地,所述收缩侧凹块上部的水平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变大,所述滑动侧凹块的水平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滑动侧凹块和收缩侧凹槽之间发生径向相对移动,而紧密形成周向连接的内模体,并且内模体同时与上模和下模配合作用形成封闭型深内侧凹零件的模具腔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通过滑动侧凹块与上模杆直接配合轴向滑动,收缩侧凹块底端与侧凹承载座边沿均匀设有的若干径向滑移槽配合径向滑动相连,使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应用于不同规格外形和多型腔的零件进行生产,从而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以及方便安装和脱模,可加快生产速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2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产品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逃生器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