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布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1226.3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5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吕振华;黄如全;汪林;张炜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李志鸿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布水装置,包括脉冲布水筒,所述脉冲布水筒底部中间位置密封贯穿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上部外壁一体化设置有虹吸破坏槽,所述脉冲布水筒左侧壁上部固定连通有清水注入管,所述脉冲布水筒右侧壁上部固定连通有污水进管,所述脉冲布水筒底部左侧垂直密封贯穿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虹吸管位于脉冲布水筒下方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污管、第二电磁阀等部件的设置,需要进行排除脉冲布水筒内的脏污时,将虹吸管上的第一电磁阀进行关闭,打开排污管上的第二电磁阀,然后将清水注入管与外部自来水接通,进行注水冲洗,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布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布水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优质的布水器不仅可以实现周期性均匀布水,还可以在布水过程中实现剧烈搅拌,以提高传质效果及污水处理效果。脉冲布水法是利用虹吸管中快速流动的水将主管道中的空气带走,使主管道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在管道内外大气压差的作用下容器中的水进入主管道后排入池中,由于水流速度快,布水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脉冲布水装置在对污水进行布水后,脉冲布水筒内底部会残留污水,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水中颗粒物或污泥沉淀在脉冲布水筒底部,无法被进行清理,造成脉冲布水器的容水量逐渐降低,影响使用效果,并且传统技术中的虹吸护罩与虹吸破坏槽一体化设置,后期无法对排污管或虹吸护罩内腔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布水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布水装置,包括脉冲布水筒,所述脉冲布水筒底部中间位置密封贯穿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上部外壁一体化设置有虹吸破坏槽,所述脉冲布水筒左侧壁上部固定连通有清水注入管,所述脉冲布水筒右侧壁上部固定连通有污水进管,所述脉冲布水筒底部左侧垂直密封贯穿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虹吸管位于脉冲布水筒下方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脉冲布水筒顶部固定盖合有顶盖,所述顶盖中部密封贯穿有喷气管,所述顶盖底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底部均与同一个虹吸护罩顶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虹吸护罩套在所述虹吸管上端部并与虹吸管的顶端保持空隙,且虹吸护罩位于所述虹吸破坏槽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污水进管置于脉冲布水筒内腔的端部呈L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脉冲布水筒内腔的底部设置为右侧高于左侧的倾斜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盖底部与脉冲布水筒顶壁盖合处设置有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虹吸管、虹吸护罩和虹吸破坏槽均为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脉冲布水筒底部左侧垂直密封贯穿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后期需要进行排除脉冲布水筒内的脏污时,将虹吸管上端额第一电磁阀进行关闭,打开排污管上的第二电磁阀,然后将清水注入管与外部自来水接通,进行注水冲洗,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盖底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根连接杆底部均与同一个虹吸护罩顶部垂直固定连接,方便后期在需要对虹吸管进行疏通或清理时,直接打开顶盖后就一并将虹吸护罩取出,方便快捷,提高检修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布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布水装置的虹吸破坏槽在虹吸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1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