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21175.4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8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士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搏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42 |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朱孔妙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回收 再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属于废气回收领域,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内部开凿有通道,装置主体的左侧设有上下分布的出气管和进气管,出气管和进气管均贯穿装置主体的侧壁并与通道相通,装置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出风管和出灰管,出风管和出灰管远离装置主体的一端分别连接有风机和密封盖,通道的内侧壁上开凿有一对滑槽,一对滑槽之间设有除尘板件,除尘板件和滑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除尘板件的上侧设有转轴,通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可以实现便于过滤有机废气内的固体杂质,且可在不拆卸滤网的情况下对滤网进行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回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种类很多,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复杂,比如燃料燃烧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碳氢化合物等,目前,针对废气中存在的单一的、高浓度且具有一定价值的有机废气,我们会在对其进行吸附脱附后再回收利用。
但是,在对废气回收时,我们需要对废气中的固体杂质颗粒进行清除,而现有的清除方式是采用滤网过滤,然而,对滤网清洁时需要将其拆卸下来,不仅繁琐,且多次拆卸容易导致装置出现漏气情况,使得获得的单一有机废气不纯。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它可以实现便于过滤有机废气内的固体杂质,且可在不拆卸滤网的情况下对滤网进行清洁。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开凿有通道,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设有上下分布的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和进气管均贯穿装置主体的侧壁并与通道相通,所述装置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出风管和出灰管,所述出风管和出灰管远离装置主体的一端分别连接有风机和密封盖,所述通道的内侧壁上开凿有一对滑槽,一对所述滑槽之间设有除尘板件,所述除尘板件和滑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除尘板件的上侧设有转轴,所述通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转动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的外端连接有活动板,可以实现便于过滤有机废气内的固体杂质,且可在不拆卸滤网的情况下对滤网进行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板件包括滤网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滤网板外端的耐撞框,且拉伸弹簧与耐撞框固定连接,在风机的风力作用下,除尘板件会与滑槽的内壁产生撞击,设置耐撞框可有效保护除尘板件使其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倾斜设置,且进气管和出气管由上向下倾斜,使由上向下吹风时,风不易从进气管和出气管吹出。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靠近出灰管一侧的宽度大于通道远离出灰管一侧的宽度,便于预留灰尘堆积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上开凿有与通道相通的维修孔,且维修孔位于转轴远离电动机的一侧,所述维修孔内安装有维修门,通过打开维修门可对电动机进行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维修门的外端包裹有密封圈,使废气不易从维修门与维修孔的缝隙之间漏出,所述维修门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方便打开维修门。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便于过滤有机废气内的固体杂质,且可在不拆卸滤网的情况下对滤网进行清洁。
(2)除尘板件包括滤网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滤网板外端的耐撞框,且拉伸弹簧与耐撞框固定连接,在风机的风力作用下,除尘板件会与滑槽的内壁产生撞击,设置耐撞框可有效保护除尘板件使其不易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搏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搏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1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