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合棱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20240.1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8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策宁光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18 | 分类号: | G02B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合 棱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胶合棱镜的胶合工装,所述胶合工装包括基台、两固定玻璃和一活动玻璃片,所述基台上设定位槽,当两棱镜胶合时,第一棱镜抵靠于定位槽,第一棱镜前方设有第三推板,第二棱镜通过第三推板推向第一棱镜;所述活动玻璃片插设于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之间以形成固定宽度的间隙;所述第一推板将其中一固定玻璃的两端分别胶粘于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一侧面,所述第二推板将另一固定玻璃的两端分别胶粘于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另一侧面。本实用新型将固定玻璃设置在两棱镜的侧边,并不阻挡两棱镜形成的出光通道,出光量高,满足设备更苛刻的使用条件;胶合过程通过在两棱镜间设置活动玻璃片,可精确设置两棱镜间的间隙,提高两棱镜胶合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元器件,尤其涉及一种胶合棱镜。
背景技术
光学棱镜的胶合主要是为了让光学元器件改善光学系统象质,减少光能损失,增加成像清晰度,保护刻度面。光学棱镜的胶合主要是利用光学行业标准用胶(无色透明,在指定的光学范围透过率大于90%),在光学玻璃表面进行光学粘结。
胶合棱镜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光学成像(例如投影仪、双棱镜耦合器等)中,胶合棱镜需要符合光学粘合材料的MIL-A-3920标准。胶合棱镜为保证因胶合而得到的光学零件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胶合层应能达到以下要求:1、透明度:无色、无汽泡、无绒毛、尘粒,水印和油雾等。2、胶合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胶层要牢固,无内应力产生。3、不应产生表面变形,对于温度、湿度和有机溶剂的影响有足够的稳定性。4、保证胶合棱镜的平行差和等厚差,保证胶合透镜的中心误差,保证胶合件的面型精度。
胶合棱镜作为双棱镜耦合器使用时,两胶合棱镜之间必须设置间隙层,从而可产生光学耦合作用。在一些苛刻的使用场景,不仅要求双棱镜耦合器的间隙层的通光度在90%以上,还要求间隙层的宽度在0.1mm以下。由于目前的胶合操作一般为:在两棱镜胶合面的四个角涂胶水,然后将两棱镜胶合。采用这种方式,由于胶合面四个角的胶水层形成两棱镜间的间隙层,由于胶合面四个角的胶水阻挡了两棱镜间隙层的部分通光度,从而使两棱镜之间的通光度不符合要求。同时,目前两棱镜的胶合一般是通过手动操作,用手指挤压来控制零件的塔差和平行差,这样不仅对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高,且很难保证间隙层的宽度,更难控制间隙层的宽度在0.1mm以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合间隙层精度高、胶合层通光度高的胶合棱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胶合棱镜,其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一固定玻璃和第二固定玻璃;所述第一固定玻璃一侧与第一棱镜一侧面固定,第一固定玻璃同一面的另一侧和第二棱镜一侧面固定;所述第二固定玻璃一侧与第一棱镜另一侧面固定,所述第二固定玻璃同一面的另一侧与第二棱镜另一侧面固定;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相对的面之间设有间隙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相对的面之间设有宽度为0.06-0.1mm的间隙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胶合时,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之间设有活动玻璃片;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胶合固定后,抽出活动玻璃片,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之间形成间隙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棱镜为三角棱镜,所述第二棱镜也为三角棱镜。
进一步,所述第一棱镜与第一固定玻璃和第二固定玻璃固定的两侧面分别为磨砂面,所述第一棱镜其他面均为透光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棱镜与第一固定玻璃和第二固定玻璃固定的两侧面分别为磨砂面,所述第二棱镜其他面均为透光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胶合棱镜由于将固定两棱镜的固定玻璃设置在两棱镜的侧边,并不阻挡两棱镜形成的间隙层,通光度高,满足设备更苛刻的使用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策宁光学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策宁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0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