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作业攀爬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0187.5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7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琪武 |
主分类号: | E06C1/36 | 分类号: | E06C1/36;E06C1/383;E06C7/08;E06C7/18;E06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作业 攀爬 | ||
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作业攀爬梯公开了一种利用排水管道圆形侧壁进行辅助,通过环形攀爬环配合连接绳进行下放,且便于收纳的环形攀爬梯。环形结构,作业人员通过面积较大。其特征在于四个挂钩等距置于固定环上,所述挂钩一端为铰接套,另一端折弯形成弯钩,所述弯钩卡扣朝向固定环外侧,所述固定环上等距置有四个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和铰接套对应铰接,多个攀爬环通过连接带悬置于固定环下方,所述相邻的两个攀爬环之间通过四个连接带连接,所述相邻的两组连接带相错分布,所述连接带两端采用车缝线缝制连接,连接带长度为30‑40cm,所述多个攀爬环组合形成圆筒结构,所述固定环内圈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攀爬环内圈同样设置防滑凸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作业攀爬梯,涉及一种针对下井施工作业时,沿井壁进行攀爬用的攀爬梯,属于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排水管道圆形侧壁进行辅助,通过环形攀爬环配合连接绳进行下放,且便于收纳的环形攀爬梯。
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作业过程中,从地面到井下,一直采用绳索式软梯从地面到井下,绳索式软梯虽能够使作业人员至井下作业,但在下井时,绳索式软梯极易晃动,带动软梯上的人晃动,没有防滑措施,不安全,钢制的梯子虽说不易晃动,但携带麻烦,不方便进行搬运。
公开号CN208633760U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绳梯,包括绳梯本体,所述绳梯本体是由第一绳索、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二绳索组合而成,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外表面均铺设有防滑垫,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两侧沿竖直方向均固定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外表面两侧沿竖直方向均固定有第二底座。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顶部和底部固定的圆环,便于对绳梯本体的长度调节,其次,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一侧边缘处固定的砂轮,从而使得绳梯本体的稳定性得以提升,并且,通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顶部外表面铺设的防滑垫,上述一种电力工程用绳梯,虽说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但仍会晃动,不安全。
公开号 CN206917594U公开了一种市政用的井下维修爬梯结构,包括两根呈左、右平行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底部设置有插套,在两个所述插套之间配合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向上弯曲后插入所述插套内,所述插套与所述横杆之间配合有螺栓,在所述套管内安插有支撑杆,所述套管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所述支撑杆用的手拧螺丝,所述横杆处配合有绳梯,所述绳梯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绳体,在两根平行设置的所述绳体之间配合有踩踏杆;本装置通过支撑杆可以架设在井口位置处,通过横杆起到定位两根支撑杆间距的效果,上述一种市政用的井下维修爬梯结构虽能够起到梯子的作用,但作业人员通过面积太小,极易晃动。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作业攀爬梯提供了一种利用排水管道圆形侧壁进行辅助,通过环形攀爬环配合连接绳进行下放,且便于收纳的环形攀爬梯。环形结构,作业人员通过面积较大。
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作业攀爬梯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作业攀爬梯由挂钩、固定环、攀爬环、连接带、铰接套、铰接轴和防滑凸起组成,四个挂钩等距置于固定环上,所述挂钩一端为铰接套,另一端折弯形成弯钩,所述弯钩开口朝向固定环外侧,所述固定环上等距置有四个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和铰接套对应铰接,多个攀爬环通过连接带悬置于固定环下方,所述相邻的两个攀爬环之间通过四个连接带连接,所述相邻的两组连接带相错分布,所述连接带两端采用车缝线缝制连接,连接带长度为30-40cm,所述多个攀爬环组合形成圆筒结构,所述固定环内圈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攀爬环内圈同样设置防滑凸起,所述攀爬管采用环状铝管。
有益效果。
一、环形结构,作业人员通过面积较大。
二、和井壁间隙均匀,作业过程中晃动幅度小。
三、便于收纳移动,降低搬运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作业攀爬梯的立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琪武,未经孟琪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0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兽医用开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