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头的下模具、上模具及其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9091.7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1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自云;王利华;尹定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洋鑫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惠州市鑫洋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B29C45/26;B29C33/30;B29C45/73;B29C45/14;B29L3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插头 模具 及其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头的下模具,包括下模体,下模体靠后端设有第一模块,第一模块前部设有电源插头的三个电极片模,下模体靠前端设有第二模块,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的下模体中部至少设有两个下模区,下模区为电源插头的主体下模,下模区外的下模体上,设有多条横向排列的排气槽,下模体的中心设有下模进料孔,进料孔连通主进料槽,主进料槽通过过料槽与下模区连通,下模体的后端分别设有下模进水管和下模出水管,下模进水管和下模出水管分别与下模体内部的下模水腔的进、出端连通。上模体与下模体的结构匹配。本方案模具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时简化了生产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插头的下模具、上模具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电源插头有三个电极,每个电极上设有绝缘片,绝缘片的长度大于三个电极露出的长度,正、负电极61结构相同,正、负极绝缘片62结构相同,接地片63和接地绝缘片64结构特殊。对于该种电源插头产品,现有的生产方式是分二个生产阶段进行,第一个是生产带有绝缘片的三个电极,第二个是生产电源插头产品,这种现有生产电源插头产品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需要设计三套独立的模具,第一套是正、负绝缘电极片模具,第二套是地绝缘电极片模具,第三套是电源插头产品模具,模具成本高;
(2)生产时间周期长,工作效率低;
(3)生产的用工成本高、工序多,品质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发明了一种电源插头的下模具、上模具及其组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生产电源插头方式存在需要设计三套独立模具,模具成本高、生产时间周期长、工作效率低、用工成本高、工序多,品质难以保证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电源插头的下模具,包括下模体,下模体靠后端设有第一模块,第一模块前部设有电源插头的三个电极片模,下模体靠前端设有第二模块,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的下模体中部至少设有两个下模区,下模区为电源插头的主体下模,下模区外的下模体上,设有多条横向排列的排气槽,下模体的中心设有下模进料孔,进料孔连通主进料槽,主进料槽通过过料槽与下模区连通,下模体的后端分别设有下模进水管和下模出水管,下模进水管和下模出水管分别与下模体内部的下模水腔的进、出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块横向立于所述下模体靠后端设置的第一模块槽中,并露出其上半部,第一模块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出下模体之外,第一模块前部的三个电极片模,包括三个T字型的正极孔、负极孔、接地孔,正极孔、负极孔、接地孔呈品字排列,负极孔在上,接地孔在左,正极孔在右。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孔包括上部水平的正极绝缘片孔和与之连通的下部垂直的正电极孔,所述负极孔包括上部水平的负极绝缘片孔和与之连通的下部垂直的负电极孔,所述接地孔包括上部水平的接地绝缘片孔和与之连通的下部垂直的接地片孔,接地绝缘片孔的右端连通一个向下弯曲后水平延伸的孔。正极绝缘片孔、负极绝缘片孔、接地绝缘片孔的孔深,分别大于正电极孔、负电极孔、接地片孔的孔深。正电极孔和负电极孔的高度大于接地片孔的高度。正电极孔、负电极孔、接地片孔在外端部设有倒斜边,在内端部呈梯形。正极绝缘片孔、负极绝缘片孔、接地绝缘片孔在内端部设有倒斜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块槽靠下模区这边的近左、右两端处,分别设有垂直向上的导柱,导柱的前半部嵌入下模体的第二半圆槽中,导柱的后半部嵌入所述第一模块的第一半圆槽中,导柱的上部高出下模体,第一模块槽的中心设有垂直向上的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穿入第一模块下侧中心的第一定位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区与电源插头主体的下半部结构匹配,下模区的后部设有多条弧形凸纹,弧形凸纹的前侧连接栅格槽,栅格槽中设有纵向的条槽,条槽上面设有过线弧区,下模区的左、右两旁设有沿边排气槽,主进料槽关于下模区的另一侧对称设有溢料口,溢料口与沿边排气槽连通,沿边排气槽与排气槽互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洋鑫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惠州市鑫洋线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洋鑫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惠州市鑫洋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9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衬砌台车模板
- 下一篇:一种滤芯完整性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