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杆马达负载模拟试验传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8347.2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宁武;张士明;尹永清;王圣林;王瑞;肖鑫源;魏秦文;尹永奇;祖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瑞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8;G01M15/00;G01M13/021;G01P3/00;G01L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韩亚伟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杆 马达 负载 模拟 试验 传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螺杆马达负载模拟试验传动箱,包括行星齿轮机构和制动机构;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轴和输入轴;输入轴安装在行星架上,与太阳轴同轴设置;制动机构包括与太阳轴连接的主齿轮和与主齿轮啮合的多个分齿轮;分齿轮上连接有用于制动的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上设有用于检测扭矩的传感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输入轴与螺杆马达的输出端相连,经过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增速降扭,再通过太阳轴输出到主齿轮,主齿轮通过多个分齿轮将扭矩传递到液压马达后,有液压马达实现制动,就可以通过传感器测出螺杆马达的输出扭矩与输出转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钻探与钻井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杆马达负载模拟试验传动箱。
背景技术
随着钻井工艺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大,动力钻井为以后主要发展趋势,大扭矩螺杆马达在钻井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螺杆马达是一种将钻井液压力能量转化为所需要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在螺杆马达的进口与出口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差,此时高压钻井液进入钻具,使转子在定子中作偏心转动,通过万向轴传递使马达产生的扭矩和转速传递到传动轴和钻头上以可达到钻井的目的。螺杆马达的输出扭矩越大,螺杆马达的钻井速度就越快,钻头的破岩效率就越高,可大幅度提升钻头钻进效率。
准确掌握大扭矩螺杆马达的输出扭矩,能对其适用的工作环境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断,可以有效提高破岩效率和减小井下事故。通过对螺杆马达施加负载实现制动,从而间接测量出螺杆马达的输出扭矩。现有制动模拟试验装置主要有水刹车、电磁涡流制动器和磁粉式制动器三种。
水刹车在工作会产生大量热量,并且不容易散发,使测量数据不稳定,误差较大。
电磁涡流刹车在高转速时才能有较好的制动效果,而螺杆马达具有低转速、大扭矩的特点,因此电磁涡流刹车在测量螺杆马达输出扭矩时,测量范围小,规格受限。
磁粉式制动器通过控制励磁电流的大小,就可以产生不同的输出扭矩,但在用于大扭矩场合时,数据测量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螺杆马达负载模拟试验传动箱。
本申请提供一种螺杆马达负载模拟试验传动箱,包括行星齿轮机构和制动机构;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轴和输入轴;输入轴安装在行星架上,与太阳轴同轴设置;制动机构包括与太阳轴连接的主齿轮和与主齿轮啮合的多个分齿轮;分齿轮上连接有用于制动的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上设有用于检测扭矩的传感器。
进一步的,太阳轴与输入轴的内部均设有同轴且贯穿的流道孔;太阳轴靠近输入轴一端设有同轴的阶梯孔;阶梯孔的内径大于流道孔的内径;输入轴对应阶梯孔设有相应的对接头;流道孔通过对接头插入阶梯孔进行对接。
进一步的,输入轴通过安装套与行星架连接;安装套远离输入轴一端还连接有太阳轴;输入轴与安装套为键连接;太阳轴与安装套通过相应的轴承连接。
进一步的,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大齿圈;大齿圈的两侧分别对应行星齿轮机构设有相应的壳体;壳体与大齿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对应太阳轴和输入轴分别设有相应的出口。
进一步的,主齿轮和分齿轮均位于壳体的外部;分齿轮通过转轴与液压马达连接;转轴安装在后端盖与壳体之间;液压马达安装在后端盖上。
进一步的,后端盖上对应太阳轴设有相应的通孔;太阳轴穿过通孔位于后端盖的外部。
进一步的,壳体上对应输入轴设有相应的前端盖;输入轴远离太阳轴的一端位于前端盖的外部。
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将输入轴与螺杆马达的输出端相连,经过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增速降扭,再通过太阳轴输出到主齿轮,主齿轮通过多个分齿轮将扭矩传递到液压马达后,有液压马达实现制动,就可以通过传感器测出螺杆马达的输出扭矩与输出转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瑞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瑞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8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小包万米拉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