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饲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17567.3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穆景颂;桂宇;倪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立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鼻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饲机,包括用于承接流食的储物罐,所述储物罐的下端出口通过软管与挤出管的管腔连通,所述挤出管内设置有螺旋挤出杆,所述挤出管的管口通过连接管与鼻饲管的管口连接,所述螺旋挤出杆的杆身上设置有螺旋推送片,所述螺旋推送片的外径略小于挤出管的内径,使用时,将流食存放在储物罐内,通过软管将流食导出至挤出管内,启动螺旋挤出杆,从而将流食从挤出管的管口挤出至连接管内,进而实现对鼻饲管的注食操作,利用螺旋挤出杆,可实现对鼻饲管的定时及定量供食操作,以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康复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鼻饲机。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术后或者体能极低的病患在实际护理时,需要插入鼻饲管,方能对病患进行喂食及喂水操作,以缩短病患的恢复时间。
为将流食导入鼻饲管,一般鼻饲管注食操作时,通过注射器或者其他设备,将流食打入鼻饲管内,从而实现对流食的诸如,上述操作时,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定量的流食导入,然而上述操作时,护理人员基本是一对一的形式进行,从而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饲机,能够实现对鼻饲管内定量导入流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鼻饲机,包括用于承接流食的储物罐,所述储物罐的下端出口通过软管与挤出管的管腔连通,所述挤出管内设置有螺旋挤出杆,所述挤出管的管口通过连接管与鼻饲管的管口连接,所述螺旋挤出杆的杆身上设置有螺旋推送片,所述螺旋推送片的外径略小于挤出管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挤出管的管长方向倾斜布置,所述挤出管的管口呈收口状布置。
所述储物罐立式布置且下端呈收口状布置,所述储物罐的下端构成出口,所述储物罐的上端构成流食入口,所述入口设置有盖。
所述挤出管外套设有卡箍,所述卡箍固定在机架板上,所述机架板铰接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机架板的铰接轴水平且与挤出管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支撑板的上板面设置有限位立板,所述限位立板的上端与机架板的下板面靠近或远离。
所述挤出管的大尺寸管口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与挤出管的大尺寸管口构成螺纹连接配合,所述螺旋挤出杆的杆身转动式设置在后盖上。
所述螺旋挤出杆转动式设置在机架板上,所述螺旋挤出杆的伸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机架板上转动式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驱动马达连接。
所述盖与储物罐的上端管口构成螺纹连接配合,所述储物罐的外壁设置有限位圈,所述储物罐外套设有卡套,所述卡套的上端与限位圈抵靠,所述卡套与支撑立架的悬伸端连接。
所述盖上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气源连通。
所述机架板与支撑立架连接。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使用时,将流食存放在储物罐内,通过软管将流食导出至挤出管内,启动螺旋挤出杆,从而将流食从挤出管的管口挤出至连接管内,进而实现对鼻饲管的注食操作,利用螺旋挤出杆,可实现对鼻饲管的定时及定量供食操作,以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鼻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鼻饲机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挤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挤出管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立医院,未经安徽省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7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