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式橡胶件脱模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15213.5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9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林峰;王波;朱子华;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百诺塑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46 | 分类号: | B29C33/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件 脱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式橡胶件脱模治具,涉及橡胶制品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筒式橡胶件脱模效率底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脱模治具,脱模治具一端开口且内部形成空气腔,脱模治具开口的端部外侧壁与筒式橡胶件的端部内侧壁适配;承载于脱模治具、且与空气腔连通的气管;与气管连接的气阀装置;以及,用于将筒式橡胶件夹在脱摸治具上的紧固夹。将脱模治具从筒式橡胶件一端插入,将紧固夹夹在筒式橡胶件与脱模治具连接处的外侧壁上,同时气阀装置通过气管向空气腔内输送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将橡胶件吹膨胀,使筒式橡胶件与模具脱离,最后取下筒式橡胶件。达到了较高的脱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制品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筒式橡胶件脱模治具。
背景技术
筒式橡胶件与模具连接的十分紧密,且橡胶件上多具有褶皱花纹和边沿凸起,部分筒式橡胶件并不是直筒状,进一步增大了橡胶件脱模的难度,现有的橡胶件脱模时多是手工拉拽,强行进行模具分离,这就造成了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也极易损坏刚刚成品的橡胶管,并且具备安全隐患。
公告号为CN2340598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橡胶筒脱模的装置,它主要包括蕊模,上端堵,密封卡环,配重,环座水泵等。把形成有橡胶筒的蕊模放在环座上,并将密封卡环卡在橡胶筒上,随后利用水泵将一定压力的水压入到蕊模与上端堵形成的腔内,随着水的压力增大,橡胶筒与蕊模逐渐分离。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首先要将形成有橡胶筒的蕊模放在环座上,并将密封卡环卡在橡胶筒上,随后利用水泵将一定压力的水压入到蕊模与上端堵形成的腔内,随着水的压力增大,橡胶筒与蕊模逐渐分离,步骤过于繁琐,且橡胶件脱模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式橡胶件脱模治具,其优点是具有较高的橡胶件脱模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筒式橡胶件脱模治具,包括:
脱模治具,所述脱模治具一端开口且内部形成空气腔,所述脱模治具开口的端部外侧壁与筒式橡胶件的端部内侧壁适配;
承载于所述脱模治具、且与所述空气腔连通的气管;
与所述气管连接的气阀装置;以及,
用于将所述筒式橡胶件夹在脱摸治具上的紧固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模冶具开口的一端插入筒式橡胶件内,使用紧固夹将筒式橡胶件的一端夹紧在脱模冶具的外侧壁上,通过气阀装置控制气管内的气通入空气腔内,高压气体将橡胶件吹胀,通过紧固夹和脱模治具将橡胶件从模具上拔出实现脱模,不需要将模具从机器上拆下即可进行脱模,具有较高的橡胶件脱模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模治具包括:
与所述筒式橡胶件连接且外侧壁光滑的连接头;以及,
与所述筒式橡胶件边沿抵接的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头外侧壁光滑便于脱模治具的连接头插入筒式橡胶件内,凸起和筒式橡胶件一端抵接增加脱模冶具和筒式橡胶件之间的气密性。
所述脱模治具还包括:
承载于所述脱模治具、且外侧壁上设有增摩纹路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手掌和脱模治具的摩擦力,便于拔出脱模治具和筒式橡胶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夹包括:
两个相互配合的夹体;
与所述夹体一端固定连接的夹柄;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百诺塑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市百诺塑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52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裁床下料辅助装置
- 下一篇:节能超声波线束焊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