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古琴调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4233.0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6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皞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3/14 | 分类号: | G10D3/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振杰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琴 调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古琴调音器,包括调音器本体,还包括弹性机构、夹持机构主体、第一伸缩部、第二伸缩部和旋转连接件;所述夹持机构主体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装设于所述调音器本体底部;所述夹持机构主体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内置的且一侧无封口的滑动槽;所述第一伸缩部和第二伸缩部分别可伸缩地插设于对应的滑动槽内并通过所述弹性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古琴调音,改进了现有技术中调音器的夹持结构,使调音器的夹持装置与古琴结构相匹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弦乐器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古琴调音器。
背景技术
古琴在演奏前通常需要进行调音,一般采用人工识别调音或者借助调音器进行调音的方式进行音准校正,人工识别调音出现音准误差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调音器进行校音。但现有的弦乐调音器多为上下夹持式调音器,仅适用夹持于琴板较薄的弦乐器上,而古琴琴面通常较厚,现有的上下夹持式调音器不适用于古琴调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古琴的古琴调音器,能够方便对古琴的调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古琴调音器,包括调音器本体,还包括弹性机构、夹持机构主体、第一伸缩部、第二伸缩部和旋转连接件;
所述调音模块装设于所述调音器本体内;
所述显示机构装设于所述调音器本体顶部;
所述夹持机构主体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装设于所述调音器本体底部;
所述夹持机构主体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内置的且一侧无封口的滑动槽;
所述第一伸缩部和第二伸缩部分别可伸缩地插设于对应的滑动槽内并通过所述弹性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主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主体沿一侧滑动槽开口至另一侧滑动槽开口分布的纵剖面呈弧形,以使该夹持机构主体能够贴合于古琴琴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部和第二伸缩部皆包括伸缩部主体、弯钩体和拉环,所述拉环和所述弯钩体分别装设于所述伸缩部主体两端;
所述拉环与所述弹性机构连接;
所述伸缩部主体沿弯钩体一端至拉环一端的纵剖面呈弧形,且弧度与所述夹持机构主体的弧度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弯钩体内侧设置有防滑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主体内开设有两个第一复位腔和两个第二复位腔,两个所述第二复位腔和所述第一复位腔并排设置;
两个所述第二复位腔夹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复位腔间;
所述第一复位腔和第二复位腔内皆装设有一个所述弹性机构;
所述第一复位腔朝向所述第一伸缩部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用于使对应的所述弹性机构与所述第一伸缩部连接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复位腔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对应的所述弹性机构的第一固定环;
所述第二复位腔朝向所述第二伸缩部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用于使对应的所述弹性机构与所述第二伸缩部连接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复位腔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对应的所述弹性机构的第二固定环。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机构为拉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4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钢结构平台的活动栏杆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制动盘烘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