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2601.8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1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郭少杰;赵力宁;苏诚;王斌;岳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B64C3/00;B64C3/14;B64C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空 飞行 飞行器 气动 布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属于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机身、2个鸭翼、2个机翼和2个尾翼;其中,机身水平放置;2个鸭翼对称设置在机身的两侧;且2个鸭翼设置在机身的前段位置;2个机翼对称设置在机身的两侧;且2个机翼设置在机身的后段位置;2个尾翼竖直对称设置在机身尾端的顶部;鸭翼、机翼和尾翼均设置有后掠角;本实用新型通过部件间面积比例、平面形状及后掠角的优化设计,解决了飞行器同时满足了高空迎角稳定性和地效区飞行高度稳定性的难点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
背景技术
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是一种即可在高空稳定飞行又可在近水面的地效区稳定飞行的飞行器。与相同排水量的船艇相比,由于它在飞行阶段不与水面直接接触,从而大大减少了航行阻力,提高了飞行速度;与常规的高空飞行器相比,它能在大海域的地面环境下充分利用地面效应增升减阻的优点,节省能源,增大航程。因而此种飞行器能将飞机空中飞行的高速性和海上舰船的高承载性的优点完美地结合到一起,其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泛。
由于飞行器要充分利用地面效应带来的增升减阻效应,因此需要贴近水面飞行。常规飞行器,无法实现在满足常规飞行器的迎角稳定性要求外,还能满足飞行高度稳定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通过部件间面积比例、平面形状及后掠角的优化设计,解决了飞行器同时满足了高空迎角稳定性和地效区飞行高度稳定性的难点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一种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包括机身、2个鸭翼、2个机翼和2个尾翼;其中,机身水平放置;2个鸭翼对称设置在机身的两侧;且2个鸭翼设置在机身的前段位置;2个机翼对称设置在机身的两侧;且2个机翼设置在机身的后段位置;2个尾翼竖直对称设置在机身尾端的顶部;鸭翼、机翼和尾翼均设置有后掠角。
在上述的一种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所述机身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2个机翼的投影面积;2个机翼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2个鸭翼的投影面积。
在上述的一种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飞行器在水平面的总投影面积中,机身的投影面积占总投影面积的58%;2个鸭翼的投影面积占总投影面积的10%;2个机翼的投影面积占总投影面积的32%。
在上述的一种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所述机身采用双后掠设计;第一后掠角a设置在机身的头部;第二后掠角设置在鸭翼的安装位置;其中,第一后掠角a为50°;第二后掠角b为71°;机身的展弦比为0.873。
在上述的一种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所述机翼为后掠梯形结构;机翼的前缘后掠角c为31°;展弦比为10.83;梢根比为0.5;翼梢剖面的几何扭转角为-5°。
在上述的一种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所述鸭翼为后掠梯形结构;鸭翼的前缘后掠角d为25°,展弦比为5.128,梢根比为0.56,翼梢几何扭转角为-2.5°。
在上述的一种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所述尾翼为后掠梯形结构;尾翼的安装外倾角e为15°;前缘后掠角f为50°;展弦比为4.5;梢根比为0.6。
在上述的一种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尾翼的平面形状面积为机翼平面形状面积的20%。
在上述的一种可在高空和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气动布局,所述鸭翼包括上翼板和下翼板;上翼板和下翼板均为一面水平另一面弧形结构;上翼板设置在下翼板的顶部;且上翼板与下翼板水平面对接;机翼的形状与鸭翼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2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授课夹
- 下一篇:一种设有标签部的新型自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