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绿灯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1846.9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4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金江华;金子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子洋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G01V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林佰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2 | 代理人: | 张瑞玲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绿灯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绿灯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感应区和红绿灯,所述感应区两侧各设有两根感应柱,感应柱相对一侧设有第一红外感应器,感应区下铺设有重力感应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红外感应器、重力感应装置和红绿灯连接。可以较大程度的方便各种人群过马路的信号触发,打破传统模式中采用按键触发的方式,为更多人提供了便利,同时具备智能识别功能,可以防止通过感应区而不是需要过马路的行人触发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绿灯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以及生活中随处可见智能化设备,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可以通过人行道两端的按键控制人行道红绿灯状态变化,为需要过马路的行人提供方便,同时,也是最大限度的节省行人等待的时间,这样的方式还是存在缺陷,需要人为手动去触发而使得红绿灯状态变化,对于一些残疾人士或者老人还不够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绿灯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感应等待区是否存在需要过马路的行人,不用非通过按钮触发来控制红绿灯的状态变化,智能化程度高,容错率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绿灯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感应区和红绿灯,所述感应区两侧各设有两根感应柱,感应柱相对一侧设有第一红外感应器,感应区下铺设有重力感应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红外感应器、重力感应装置和红绿灯连接。
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的下端设有第二红外感应器。
所述感应柱上设有用于触发控制器控制红绿灯状态变化的开关。
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第二红外感应器之间还设有人像采集装置。
所述感应柱上还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扩音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绿灯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较大程度的方便各种人群过马路的信号触发,打破传统模式中采用按键触发的方式,为更多人提供了便利,同时具备智能识别功能,可以防止通过感应区而不是需要过马路的行人触发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区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流程图。
其中,感应区1、感应柱2、红绿灯3、重力感应装置4、开关5、第一红外感应器6、人像采集装置7、第二红外感应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红绿灯3智能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器、感应区1和红绿灯3,所述感应区1两侧各设有两根感应柱2,感应柱2相对一侧设有第一红外感应器6,感应区1下铺设有重力感应装置4,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红外感应器6、重力感应装置4和红绿灯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子洋,未经金子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1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粉下料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谷物存储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