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供暖供冷一体化的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11815.3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1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杨春方;陶鹏飞;宋晗;李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9/02 | 分类号: | F24D19/02;F28D1/053;F24F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陆佳 |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暖 一体化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供暖供冷一体化的散热器,包括金属壳体、散热器本体、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金属壳体面向室内的一侧为辐射板,上、下、左、右面上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散热器本体安装在金属壳体的内腔且紧贴辐射板设置;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分别贯穿格栅结构与散热器本体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相结合的方式,散热器本体产生的能量通过辐射板辐射到周围的空气中,通过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以对流换热的方式加热室内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供暖供冷一体化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采暖散热器是由上水管、散热器内的支管、下水管组成循环结构,属于静态散热、自然对流采暖形式,高温进户、高温出的形式导致热能温度不能充分有效利用,室内温度不均、舒适度差。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散热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供暖供冷一体化的散热器,利用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相结合的方式,把散热器本体产生的能量通过辐射板辐射到周围的空气中,并通过格栅结构以对流的方式加热室内空气。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供暖供冷一体化的散热器,包括:
金属壳体,其面向室内的一侧为辐射板,上、下、左、右面上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
散热器本体,安装在金属壳体的内腔;
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分别贯穿金属壳体与散热器本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利用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相结合的方式,散热器本体产生的能量通过辐射板辐射到周围的空气中,通过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以对流换热的方式加热室内空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均为金属壳体表面的格栅结构,所述金属壳体的上表面、下表面、左表面、右表面中的任几个表面为格栅结构。
本实用新型利用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相结合的方式,把散热器本体产生的能量通过辐射板辐射到周围的空气中,并通过格栅结构以对流方式加热室内空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风机,安装在金属壳体的内腔,并且风机与散热器本体之间形成风道,风机把室内空气移动到风道与散热器本体发生热交换,再从格栅结构排至室内。
本实用新型利用风机加速室内空气的流动,散热器本体与室内空气强制对流换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为多个,多个风机并排安装在金属壳体的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风机沿散热器本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所述辐射板上对应轴流风机的位置开设出风口,轴流风机固定在辐射板上,并且轴流风机的开口正对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在辐射板上开设进风口,室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金属壳体的内腔,与散热器本体发生热交换,再从格栅结构排至室内;与此同时,把散热器本体产生的能量通过辐射板辐射到周围的空气中,辐射散热与对流散热相结合的方式,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轴流风机从金属壳体的上端或下端进风,然后从其他栅格结构出风,无需在辐射板上开设进风口,不仅能够避免灰尘从进风口掉落到金属壳体内腔致使散热器的散热受到影响,又能减少开设进风口的工序,更便于制造和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水管路连接至散热器本体的上方,所述回水管路连接至散热器本体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1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压力传感器电磁阀自动切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置换通风式散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