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重气旋式的滤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11456.1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3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邦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45/08;B01D45/02;B01D4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高龙鑫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重 气旋 装置 | ||
一种多重气旋式的滤尘装置,包括一用以收集粉尘的集尘腔室、一供待滤尘气体进入并形成一第一气旋进入该集尘腔室的一气旋腔室、以及一设置于该集尘腔室及该气旋腔室之间的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包含一接收该集尘腔室回流的该待滤尘气体并形成一第二气旋的第一导流管以及一与该第一导流管同轴向且以一气流汇合间距分隔设置的第二导流管,使该第一导流管设有至少一滤尘孔供该第二气旋中的该粉尘排出,使该第二导流管得由该气流汇合间距结合该第一气旋及该第二气旋并形成一第三气旋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旋分离粉尘的滤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重气旋式的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气旋分离实际上属于一种离心沉降,利用离心力将粒子于一涡流气流中作高速旋转,当旋转速度越快,粒子所获得的离心沉降速度也越大,进而达到粒子与气流分离的目的。现有气旋分离器大概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一分离筒8构成,该分离筒8壁面设有一进气入口81,该分离筒8底部的管径呈逐渐缩小,该分离筒8顶部则设有一抽气管道82。实施时,含有粉尘粒子的气体由该进气入口81进入,该气体随后沿着该分离筒8的内壁形成一下降旋流,最后又因该抽气管道82施予的吸力,在该分离筒8内形成一股上升气流,粉尘因自身重力使其无法随上升气流上升,而沉于该分离筒8底部,进而产生集尘效果,相关的专利技术如TW I558462所公开。
现有气旋分离器的滤尘效果相当有限,若想要增加该气旋分离器的滤尘效果,主要实施方式有二种,其一是增加该分离筒内的腔室体积,其二是在该分离筒内设置多层滤尘内筒,如专利文献TW I411422、TW 201340929、CN 103181741、CN 1572220A、JP 2000-254551A、JP 2005-103251A、JP 2005-224602A、JP 2006-205162A、JP 2006-272322A、JP2006-297057A、JP 2006-346669A、JP 2014-83478A、JP 2015-131264、US 2017/0202418、US2018/0036746。然而,若采取增加该分离筒内的腔室体积的方式实施,则会使该气旋分离器的整体体积过于庞大。若采取多层滤尘内筒的方式实施则会导致该气旋分离器的结构过于复杂,除了不利于维护之外,该滤尘内筒的定期替换更是一大问题,如在过滤危险气体的实施环境下,一旦需要更换该滤尘内筒,便需将整个系统停机,甚至停摆一段时间,才可以进行更换。虽然近年来气旋分离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家用吸尘装置上,但家用吸尘装置仅需收集微量的粉尘粒子,对于滤尘效果的要求相对工业需求来的小,且其使用的气旋分离器体积小、结构简单,如果以相同结构套用于工业实施上,其滤尘效果明显不符合工业用途的要求。
除此之外,本案申请人也曾提出了类似的专利技术,如CN 203776836U、CN208493546U。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多重气旋式滤尘装置实施粉尘收集的滤尘效率并简化滤尘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重气旋式的滤尘装置,该滤尘装置包含一用以收集待滤尘气体中的粉尘的集尘腔室、一连通该集尘腔室的气旋腔室以及一设置于该气旋腔室内的导流组件,该气旋腔室具有一供该待滤尘气体进入的进气口,一连接该进气口并引导该待滤尘气体向该集尘腔室螺旋流动以形成一第一气旋的侧壁,以及一排气口,该导流组件具有一接受自该集尘腔室回流的该待滤尘气体并引导该待滤尘气体螺旋流动以形成一第二气旋的第一导流管,一与该第一导流管位于同一轴向且与该第一导流管具有一气流汇合间距并分隔设置的第二导流管,该第一导流管设有至少一滤尘孔供该第二气旋中的该粉尘排出,且该第二导流管经由该气流汇合间距结合该第一气旋及该第二气旋形成一第三气旋向该排气口排出。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滤尘孔设置于该第一导流管位于该气流汇合间距的一端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端部向该侧壁方向延伸设有一第一挡墙。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挡墙对应该滤尘孔位置向该集尘腔室方向延伸设有一第三挡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鼎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1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引线预焊裁切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