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气密性折角塞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8979.0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6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童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海弘达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1/10 | 分类号: | B61H11/10 |
代理公司: | 咸宁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9 | 代理人: | 汪彩彩;阳会用 |
地址: | 437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密性 塞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气密性折角塞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折角塞门包括阀座、入管、出管和转柱,阀座内具有一阀腔,阀腔内具有设置在转柱上的密封塞,转柱螺纹连接在阀座上;出管与阀腔的连通位置和入管与阀腔的连通位置在折角塞门状态下分别位于密封塞的上下两侧;折角塞门在导通状态下,密封塞位于出管与阀腔的连通位置的上方,密封塞包括上垫片、下垫片、位于上垫片和下垫片之间的橡胶垫圈,上垫片固定在转柱上,下垫片转动连接在转柱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提高折角塞门气密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气密性折角塞门。
背景技术
折角塞门是铁路机车与机车、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空气连通与切断的控制阀,其手把提起后可进行90°旋转,实现风路的开闭。
机车车辆列车管上的折角塞门,构造简单,可靠性高,在开通状态不能自锁的缺点一直也没能很好的解决,而且,传统的折角塞门采用球芯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因其磨损,气密性逐渐降低,这也是其存在的难题性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气密性折角塞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适用密封塞的磨损,以提高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气密性折角塞门,其特征在于,本折角塞门包括阀座、入管、出管和转柱,所述阀座内具有一阀腔,所述阀腔内具有设置在转柱上的密封塞,所述转柱螺纹连接在阀座上;所述出管与阀腔的连通位置和所述入管与阀腔的连通位置在折角塞门状态下分别位于密封塞的上下两侧;折角塞门在导通状态下,所述密封塞位于出管与阀腔的连通位置的上方,所述密封塞包括上垫片、下垫片、位于上垫片和下垫片之间的橡胶垫圈,所述上垫片固定在转柱上,所述下垫片转动连接在转柱上。
转柱旋转,可以使密封塞在阀腔内纵向移动,折角塞门的截止状态下,密封塞位于入管和出管之间,受到入管方向的气压作用,下垫片受压上移,挤压橡胶垫圈,使得橡胶垫圈受压而向外侧形变,挤压阀腔内壁,使密封性更好,即便是密封垫圈磨损,也能够受到入管方向的气压作用进行补偿。
由于密封垫圈紧压阀腔内壁,转柱的旋转阻力较大,以避免误操作和外界环境对折角塞门所处状态的影响。
在上述的一种高气密性折角塞门中,所述转柱上固定设置有一把手,所述阀座上固定设置有一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位于转柱上方的限位挡片。
限位挡片限制转柱的最大上移位置,限位杆限制把手的两个极限位置,以提高本折角塞门的操作规范性。
在上述的一种高气密性折角塞门中,所述上垫片上具有朝下的锥形导向部一,所述下垫片上具有朝上的锥形导向部二,所述橡胶垫圈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与锥形导向部一和锥形导向部二适配的斜面。
通过密封垫圈的两个斜面分别与锥形导向部一和锥形导向部二之间的配合,入管方向的气压作用在下垫片上的压力能够更好的驱使密封垫圈向外侧形变,以提高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折角塞门处于截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折角塞门处于导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座;2、入管;3、出管;4、转柱;5、阀腔;6、密封塞;61、上垫片;611、锥形导向部一;62、下垫片;621、锥形导向部二;63、橡胶垫圈;71、把手;72、限位杆;73、限位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海弘达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海弘达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8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设备防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型材结构及从正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