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皮牵引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8533.8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1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飞;邓艳华;亢端静;万霞;金瑛;孙晓玮;王世华;梅启元;鲁艳;邵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邓凌云 |
地址: | 43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肢皮牵引带,包括大腿部套与小腿部套,所述大腿部套的底部通过第一牵引连接带连接有小腿部套,所述小腿部套的底部通过第二牵引连接带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牵引连接带与第二牵引连接带的表面包裹有海绵衬垫,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装有足跟部踏板,所述足跟部踏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牵引钩,所述大腿部套与小腿部套的一侧缝接有第三牵引连接带,所述大腿部套与小腿部套的内衬缝接有天然乳胶,所述天然乳胶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大腿部套与小腿部套的外衬缝接有纤维丝织物。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结构,解决了牵引时压疮、皮肤过敏等并发症,套带滑脱,医务人员调整皮牵引次数与舒适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临床领域技术领域,具体为下肢皮牵引带。
背景技术
国内临床上使用的下肢皮牵引带多为使用复合布或帆布套加海绵制成,通过包裹患侧肢体进行牵引,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解除肌肉痉挛、增加关节间隙、改善静脉回流、消除肢体肿胀。临床常用于治疗无移位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髋关节滑膜炎等骨科疾病。
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传统的下肢皮肤牵引带,因其压力分布不均匀、维持牵引重量有限、易于滑落而产生压疮、患者舒适度差等原因而不被临床医生所认可;
2、其边缘较硬,长时间对足跟及内外踝皮肤摩擦,导致皮肤潮红、水泡,甚至皮肤破损。
3、牵引套内层为化纤材料,比较粗糙,夹层的海绵弹性差,透气性也差,容易出现皮肤过敏。
4、牵引带易松脱失效,需要护理人员经常重新绑扎而损伤持续牵引力,导致骨折复位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肢皮牵引带,解决了牵引时压疮、皮肤过敏等并发症,套带滑脱,医务人员调整皮牵引次数与舒适度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下肢皮牵引带,包括大腿部套与小腿部套,所述大腿部套的底部通过第一牵引连接带连接有小腿部套,所述小腿部套的底部通过第二牵引连接带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牵引连接带与第二牵引连接带的表面包裹有海绵衬垫,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装有足跟部踏板,所述足跟部踏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牵引钩,所述大腿部套与小腿部套的一侧缝接有第三牵引连接带,所述大腿部套与小腿部套的内衬缝接有天然乳胶,所述天然乳胶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大腿部套与小腿部套的外衬缝接有纤维丝织物。
优选的,所述第三牵引连接带内衬的一侧缝接有第一公魔术贴,所述大腿部套与小腿部套外衬的一侧缝接有与第一公魔术贴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母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牵引钩的表面活动套装有海绵套。
优选的,所述海绵套内面的一侧缝接有第二公魔术贴,所述海绵套表面的一侧缝接有第二母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大腿部套的一侧缝接有两个第三牵引连接带,所述小腿部套的一侧缝接有四个第三牵引连接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肢皮牵引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改良下肢皮牵引带可显著降低牵引时压疮、皮肤过敏等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套带滑脱,减少医务人员调整皮牵引次数,降低骨折移位风险,增加患者的舒适性,提高依从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连接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内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中医医院,未经荆州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8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矿输送装置以及排矿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食物垃圾处理机的研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