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积液抽取装置及其穿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08252.2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0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阳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8 | 代理人: | 孙富利 |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积液 抽取 装置 及其 穿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积液抽取装置及其穿刺结构,所述穿刺结构包括穿刺针、套管、外壳、第一橡胶塞、针帽、弹片盒和弹片装置,所述第一橡胶塞位于外壳内,所述套管设于外壳封闭端的外端面上并与空腔连通,所述针帽为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中空结构,所述外壳靠近开放端的上部设有第一挡槽,所述弹片盒上与第一挡槽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与第一挡槽相适配的第二挡槽,所述弹片盒内容置有弹片装置,所述穿刺针的针头伸出于套管的穿刺端,所述外壳的空腔上设置有用于外接连接管的通孔。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材质的穿刺针对胸腔内其他组织造成损伤的问题,同时能够更加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胸腔积液的抽取工作,使用简单、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积液抽取装置及其穿刺结构。
背景技术
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蓄有漏出液,其一般由心脏或肺部等疾病引起。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体温正常或有发热。胸壁叩诊时两侧呈水平浊音,其浊音界的位置随病人体位的改变而变化。心外科针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通常为穿刺引流法,即利用穿刺针进入到胸腔内,利用负压将胸腔内的积液抽取至体外。穿刺引流法所使用的的装置通常包括穿刺针、引流管、负压装置和集液装置。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30977Y所公开的一种胸腔积液穿刺引流器,其包括针头、三通管、调节囊、引流袋,利用针头穿刺进胸腔并通过调节囊产生负压从而将胸腔内的积液抽出,然后利用三通管和引流袋对抽出的积液进行收集。该专利中,针头直接进入到胸腔内部,容易对胸腔内其他组织造成创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604994U、CN205729471U所公开的穿刺引流装置也存在该问题。
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586280U所公开的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包括穿刺针、引流管、负压引流袋,利用负压引流袋自身产生负压从而将胸腔内的积液抽出;其同时具有针套、针座等构件,利用这些构件将穿刺针置于针套内从而避免对医护人员及病患胸腔内部组织造成创伤。该专利存在的问题有负压引流袋进行负压引流时工作效率低下,且由于三通开关的仅能实现液、气流动方向的转换,当利用负压引流袋进行积液抽取时,三通开关使得负压引流袋和穿刺针之间保持连通,从而容易使得外界气体进入到胸腔内;由于针套内部具有凸块和限位块,使得穿刺针完成穿刺后必须停留在针套内,而针套上连接有穿刺端、穿刺端穿刺进病患胸腔内,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必须用手保持住针套以防止其摆动,进而不便于进行积液抽取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胸腔积液抽取装置及其穿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胸腔积液抽取装置的穿刺结构,利用双层套管针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材质的穿刺针对病患胸腔内组织造成创伤的问题,利用弹片及针帽等部件将完成穿刺工作的穿刺针取下并对其进行保护,从而解决穿刺针对医护人员造成创伤及干扰胸腔积液抽取工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胸腔积液抽取装置,具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穿刺结构,并利用独立的负压装置提高胸腔积液的抽取效率。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8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软卫生巾
- 下一篇: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