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07762.8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0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1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麻醉科 喉部 喷雾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器,包括瓶盖和挤压板,所述瓶盖的底部连接有玻璃瓶,且瓶盖的右侧连接有短接管,所述短接管的右端连接有螺纹口,所述压气球的顶部设置有引导管,且引导管的外壁包裹有螺纹管,所述螺纹口的顶面及左右表面均设置有夹板,所述转接块的左端内部设置有扭簧,所述挤压板连接于扭簧的右侧表面,所述转接块的底部连接有握把,所述瓶盖的左侧连接有输送管。该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器无需单手虚握压气球来对整个喉部喷雾器进行握持,只需要单手握实握把就可以紧密握实该喉部喷雾器,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咽喉麻醉时的稳定性,防止在对患者咽喉进行麻醉时无法握实产生晃动的现象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喉部喷雾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器。
背景技术
喉部喷雾器在咽喉部的手术及内窥镜检查时运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粘膜表面麻醉,以保证咽喉部反射敏感的患者能够配合医生完成检查或手术,防止反射敏感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
现有的喉部喷雾器在进行咽喉麻醉时需要医护人员单手虚握压气球,不可用力握实,不利于医护人员稳定使用喉部喷雾器,容易在对患者咽喉进行麻醉时产生晃动,不利于提高对患者麻醉部位的精确度,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喉部喷雾器在进行咽喉麻醉时需要医护人员单手虚握压气球,不可用力握实,不利于医护人员稳定使用喉部喷雾器,容易在对患者咽喉进行麻醉时无法握实产生晃动,不利于提高对患者麻醉部位的精确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器,包括瓶盖和挤压板,所述瓶盖的底部连接有玻璃瓶,且瓶盖的右侧连接有短接管,所述短接管的右端连接有螺纹口,且螺纹口的内部连接有压气球,所述压气球的顶部设置有引导管,且引导管的外壁包裹有螺纹管,所述螺纹口的顶面及左右表面均设置有夹板,且螺纹口的下表面连接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左端内部设置有扭簧,且扭簧的下方连接有扳机,所述挤压板连接于扭簧的右侧表面,所述转接块的底部连接有握把,所述瓶盖的左侧连接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前端设置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瓶盖与玻璃瓶之间设置为螺纹连接,且瓶盖与短接管为注塑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气球通过螺纹管与螺纹口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压气球的中轴线与短接管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水平线,而且短接管的内口结构尺寸与引导管的外口结构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压气球通过夹板与螺纹口之间构成夹持结构,且螺纹口与转接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通过扳机与扭簧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挤压板与扳机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中轴线与短接管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且喷头通过输送管构成转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器无需单手虚握压气球来对整个喉部喷雾器进行握持,只需要单手握实握把就可以紧密握实该喉部喷雾器,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咽喉麻醉时的稳定性,防止在对患者咽喉进行麻醉时无法握实产生晃动的现象产生。
该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器的压气球通过顺时针转动自身从而将其与螺纹口螺纹连接,且压气球通过夹板与螺纹口之间构成夹持结构,有利于提高该喉部喷雾器对压气球进行夹持固定,而且压气球通过将引导管插入短接管内部,有利于提高压气球、螺纹口与短接管三者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人民医院,未经乐山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7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