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杆加工用研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07427.8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0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洪孝儒;张晓瑛;范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藤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B24B37/3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铭陆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杆加 工用 研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杆加工用研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卡盘,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气缸外侧的防护套,所述气缸的顶端贯穿至防护套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研磨套。本实用新型由安装板本体通过定位机构对研磨套进行定位,再由圆套通过连接机构对研磨套进行位置固定,从而具备了便于对研磨盘进行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铜阀芯加工用研磨装置的研磨盘是通过卡扣卡接在安装板的顶部,稳定性较差,同时不便于使用者进行维护和清洁的问题,一定程度的提高了研磨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阀杆加工用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研磨处理是表面处理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子工艺,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磨处理是指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研磨可用于加工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加工的表面形状有平面,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凸、凹球面,螺纹,齿面及其他型面。
阀杆又称阀芯,是阀门重要部件,而在部分铜阀芯的加工过程中,会用到研磨装置对端面进行研磨处理,但现有铜阀芯加工用研磨装置的研磨盘是通过卡扣卡接在安装板的顶部,稳定性较差,同时不便于使用者进行维护和清洁,一定程度的降低了研磨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杆加工用研磨装置,具备了便于对研磨盘进行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铜阀芯加工用研磨装置的研磨盘是通过卡扣卡接在安装板的顶部,稳定性较差,同时不便于使用者进行维护和清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阀杆加工用研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卡盘,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气缸外侧的防护套,所述气缸的顶端贯穿至防护套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研磨套,所述安装板本体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通过销杆铰接有圆套。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定位孔和加强杆,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在研磨套底部的四角,所述定位孔开设在安装板本体的顶部,所述定位杆滑动连接在定位孔的内部,所述加强杆固定连接在安装板本体底部的四角,所述加强杆的底端贯穿至工作台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左侧的前端与后端均通过弹簧合页铰接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圆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杆、螺套、限位套、开口和凹形套,所述螺杆通过圆球滑动连接在圆套的内部,所述开口开设在安装板本体的正面与背面,所述凹形套固定连接在研磨套的正面与背面,所述螺杆的顶端贯穿至凹形套的顶部,所述螺套螺纹连接在螺杆的表面,所述螺套的表面滑动连接在凹形套的内部,所述限位套固定连接在螺套的底部,所述限位套的表面滑动连接在开口的内部,所述限位套表面的形状与开口内壁的形状均为方形。
优选的,所述螺套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部与凹形套内壁的底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扇形板,所述防护套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定位杆滑动连接在密封垫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杆加工用研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藤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藤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74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