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6363.X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1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娜;喻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有阳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F23D14/70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王美芳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燃烧器,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结构稳定以及结构简单的燃烧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和燃烧盘之间设有导流机构,该导流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和燃烧盘之间的导流板以及设置于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周侧且用于支撑导流板并与导流板可拆卸连接的若干立柱,该导流板朝向进气通道一侧表面上设有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的槽深在0.5‑1.5mm之间,所述导流板上还设有呈环形阵列状设置的若干小孔,各小孔的孔径在1mm‑2mm之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燃烧器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多用不锈钢或金属钛等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燃烧器的作用是通过火焰燃烧使试样原子化。被雾化的试液进入燃烧器,在火焰温度和火焰气氛作用下,经过干燥、熔融、蒸发、离解等过程,产生大量的基态原子,以及部分激发态原子、离子和分子。一个设计良好的燃烧器应具有原子化效率高、噪声小、火焰稳定的性能,以保证有较高的吸收灵敏度和测定精密度。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缝隙燃烧器产生原子蒸气。根据所用燃气和助燃气的种类不同,燃烧器缝隙的长度,宽度各有不同,一般燃烧器上都标注有适用的燃气和助燃气。
目前,市场上的燃烧器,它包括炉体,炉腔内设有进气通道,燃烧盘,置于炉腔上方以及引射器。而传统的燃烧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进气通道的燃气缓冲效果较差,会对燃烧盘形成冲击,而点燃后火焰较大,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结构稳定以及结构简单的燃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燃烧器,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炉腔,所述炉腔内设有进气通道;
燃烧盘,置于炉腔上方,且用于承载以及传热;
引射器,用于将压缩混合燃气,且与炉腔进气通道连通;
燃烧盘包括支撑架以及置于支撑架上的燃烧器陶板,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和燃烧盘之间设有导流机构,该导流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和燃烧盘之间的导流板以及设置于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周侧且用于支撑导流板并与导流板可拆卸连接的若干立柱,该导流板朝向进气通道一侧表面上设有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的槽深在0.5-1.5mm之间,所述导流板上还设有呈环形阵列状设置的若干小孔,各小孔的孔径在1mm-2m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炉体内设有炉腔,炉腔内设有进气通道;燃烧盘,置于炉腔上方,且用于承载以及传热;引射器,用于将压缩混合燃气,且与炉腔进气通道连通;燃烧盘包括支撑架以及置于支撑架上的燃烧器陶板,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形成一个燃烧器主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进一步的在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和燃烧盘之间设有导流机构,而通过设置的导流机构则增加了燃气的均匀分布,提高了燃烧的均匀程度,进一步的将该导流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和燃烧盘之间的导流板以及设置于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周侧且用于支撑导流板并与导流板可拆卸连接的若干立柱,通过设置的导流板,将燃气进行分散,则确保了充分燃烧的效果,进一步的将该导流板朝向进气通道一侧表面上设有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的槽深在0.5-1.5mm之间,则形成一个缓冲的效果,提高了燃烧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在导流板上还设有呈环形阵列状设置的若干小孔,各小孔的孔径在1mm-2mm之间,则确保了燃烧的均匀程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架上设有沿支撑架设置的若干环形限位块,燃烧器陶板与支撑架的抵触面上设有与各环形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有阳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有阳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63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