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活检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05725.3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1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云凤;丁小良;冷德嵘;陈凤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王雪 |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活检 | ||
一种一次性活检钳,至少包括如下结构:钳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远端可相对打开或闭合的钳头;钳座,所述钳头近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钳座远端连接;控制线,其远端与所述钳头组件近端连接以驱动所述钳头组件打开或闭合,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远端侧通过所述连接件与钳座连接,近端侧具有两个相对设置并向近端延伸的延长部,两个所述延长部间形成延伸通道,所述控制线远端在所述延伸通道内移动。上述活检钳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活检钳,属于人体内使用的医用装置。
背景技术
活检钳是内镜检查取病理标本不可缺少的工具,通常用于在消化道、呼吸道等人体腔道内进行活体组织样本的采集。若使用污染的活检钳进行操作获取标本,将会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故一次性活检钳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一次性活检钳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以下操作步骤:通过手柄上的驱动模块致动控制线,进而带动活检钳远端的钳口组件打开,随后通过内窥镜等致动工具驱动钳头组件对准待钳取人体腔道内组织,最后再通过致动控制线将钳口组件闭合钳紧组织并将活检钳由内镜通道中取出,从而完成活检取样。完成取样后活检钳废弃,作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在钳取组织时,需要钳头组件中两个钳头能够尽可能的吻合以有效包覆住待检测组织,同时还要适量的钳取组织,避免过多组织被破坏,当然这个过程中钳头组件、控制线等运动结构要尽可能的居中以降低径向偏移带来的阻力,实现活检钳的灵活使用。
现有的活检钳主要以下存在三种问题:
1、现有的一次性活检钳由于钳头组件与近端的控制线头部通常采用过渡块或者直接铆接的方式连接,钳头容易错位,两个钳头相对位置不易固定,且错位后不会自动矫正,活检钳中运动结构容易跑偏,这些问题点都有可能导致钳取样本时钳头错位造成的组织撕扯。
2、为了保证钳头打开闭合顺畅,且不发生错位,需要对钳头及钳头座的连接点进行复杂的焊接,需要耗费大量工时和人力,由于焊接的要求高,增加了活检钳质量控制的难度,次品率较高。
3、现有活检钳的钳取量不易控制,往往会出现钳取量过大的情况,导致对人体损伤风险的增加。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钳头位置容易跑偏、装配困难、钳取量过大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吻合钳头、适中取样量、钳头位置固定、运动结构居中的活检钳,能够实现结构稳定可靠的活检钳,包括:
钳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远端可相对打开或闭合的钳头;
钳座,所述钳头近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钳座远端连接;
控制线,其远端与所述钳头组件近端连接以驱动所述钳头组件打开或闭合,
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远端侧通过所述连接件与钳座连接,近端侧具有两个相对设置并向近端延伸的延长部,两个所述延长部间形成延伸通道,所述控制线远端在所述延伸通道内移动。
优选地,所述钳头近端为具有滑槽的插片结构,定位于所述钳座远端的连接件容纳于所述滑槽内,当所述控制线沿所述活检钳纵轴方向前后移动时,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滑槽移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钳头组件。
优选地,每个所述钳头近端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具有滑槽的插片结构,两个所述插片结构上的滑槽镜像对称;相对设置的两个钳头近端的插片结构互插配合。
优选地,所述垫片远端侧具有沿所述活检钳纵轴向远端延伸的组织限制部,所述组织限制部的远端具有径向延伸结构。
优选地,所述径向延伸结构的远端面呈平面、凸面或凹面,远端面的形状呈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5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电缆生产用包装皮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定位的吸管单面印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