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原料溶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05634.X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4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尹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市御美丽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9/12 | 分类号: | B01F9/12;B01F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3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原料 溶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溶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原料溶解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端一体成型设置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端一体成型设置送料管,所述主体上端贯穿设置第一搅拌轴、两侧贯穿设置有第二搅拌轴和第三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一圆盘、边侧等距对称焊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轴边侧等距对称焊接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三搅拌轴边侧等距对称焊接有第三搅拌杆,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原料充分溶解,不会产生残渣积留在容器中,对原料资源充分利用,进而提高溶解工作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溶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原料溶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妆品、药品生产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将固体原料先溶解,然后将固体原料溶解后形成的原料液投入到配制设备进行配制生产,因此,将固体原料批量溶解成原料液是规模生产中的关键一环,对于现有技术中通常用一简单的搅拌机构对原料进行搅拌溶解,容易存在搅拌不充分的问题,进而可能存在残渣残留在装置中的底部得不到搅拌,会在底部进行积留,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溶解工作效益,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新型原料溶解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原料溶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原料溶解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端一体成型设置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端一体成型设置送料管,所述主体上端贯穿设置第一搅拌轴、两侧贯穿设置有第二搅拌轴和第三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一圆盘、边侧等距对称焊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轴边侧等距对称焊接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三搅拌轴边侧等距对称焊接有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轴边侧对称焊接有支撑杆、底端一体成型设置第二圆盘,所述支撑杆另一端焊接在转筒内侧壁上,所述转筒上端一体成型设置圆环凸板、边侧等距贯穿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二圆盘上一体成型设置第二转筒,所述第二转筒边侧等距贯穿设置有第二圆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筒与第一转筒形成第二圆环槽,第二转筒直径和第一转筒直径相等,并且第二转筒上的第二圆孔直径和第一转筒上第一圆孔直径相等,第二圆环槽高度大于第二搅拌轴直径。
优选的,所述圆环凸板与第一圆盘形成第一圆环槽。
优选的,所述第三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长度相等、直径相等,第二搅拌杆的长度小于第二搅拌轴到第二圆盘的垂直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的直径大于第二搅拌杆的直径,第一搅拌杆的长度小于第一转筒的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原料充分溶解,不会产生残渣积留在容器中,对原料资源充分利用,进而提高溶解工作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搅拌轴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体1、进料口2、送料管3、第一搅拌轴4、第一圆盘5、第一搅拌杆6、第二搅拌轴7、第三搅拌轴8、第二搅拌杆9、第三搅拌杆10、支撑杆11、第一转筒12、圆环凸板13、第一圆孔14、第一圆环槽15、第二圆盘 16、第二转筒17、第二圆孔18、第二圆环槽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市御美丽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市御美丽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56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