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5291.7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5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艳;陈峰;王云;曲艳春;仙琨;赵建波;李雨蔓;张瑾;马跃华;周凌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污 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和膜深度除盐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澄清池、超滤装置和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膜深度除盐系统包括反渗透处理装置;所述调节池用于接收并调节排污水;所述澄清池分别与所述调节池、所述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超滤装置连通;所述超滤装置与所述反渗透处理装置连通;所述反渗透处理装置用于深度处理排污水,去除盐分,使之达到产水回用标准,减少浓水排放量。本实用新型能够最大化减少污水、污泥的排放量,实现资源的梯级利用,具有流程短、工艺简单、单体工艺成熟可靠、抗冲击能力强、运行稳定、污水处理效果好的特点,能够产生极大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电厂循环排污水具有水量大、硬度高、悬浮物高等特点。作为电厂的主要耗水部分,排污水回用是缓解水资源危机、保护水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工艺技术对循环排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不仅能够提高排污水浓缩倍率、减少排污量,还能够将处理后的产水作为锅炉补给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水,从而大大减少电厂的用水量,具有深远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目前,排污水的处理有很多种方法,大多数的处理方法一般为投加药剂循环、电化学处理、多级混凝沉淀和多级浓缩处理、树脂吸附处理。由于污水中溶解性固体含量高,且不同的用水水源导致排污水水质差异大,结垢成分各不相同,因而加药混凝沉淀时产生的污泥种类、颗粒大小等参数不同,造成工艺链长,抗波动性差,混凝沉淀效果不佳,硬度(水中所含有钙、镁、铁、铝、锌等离子)去除率低,后续浓缩阶段效率低、寿命短等问题,整个工艺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难以长期运行。因而寻找一种处理工艺相对简单、单体工艺成熟可靠、性能优良的组合系统成为循环排污水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包括:预处理系统和膜深度除盐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澄清池、过滤器、超滤装置和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膜深度除盐系统包括反渗透处理装置;所述调节池用于接收并调节排污水;所述澄清池分别与所述调节池、所述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过滤器连通;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超滤装置连通;所述超滤装置与所述反渗透处理装置连通;所述反渗透处理装置用于深度除盐处理并外排处理后的排污水。
如上述的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预处理系统还包括滤池,所述滤池连接在所述澄清池和所述过滤器之间,分别与所述澄清池、所述过滤器连通,用于过滤前端加药沉淀后的排污水。
如上述的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滤池为变孔隙滤池,所述滤池设有反洗系统,所述反洗系统包括水洗系统和气洗系统,用于清理所述滤池。
如上述的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器为高效纤维过滤器,所述高效纤维过滤器连接在所述滤池和所述超滤装置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滤池、所述超滤装置连通,用于进一步过滤排污水。
如上述的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高效纤维过滤器为孔隙调节型高效纤维过滤器,出水浊度<2NTU。
如上述的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预处理系统还包括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安装在所述调节池的排水管上;所述排水管一端连接在所述调节池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澄清池的底部。
如上述的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管道混合器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管道混合器和第二管道混合器。
如上述的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预处理系统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分别与所述管道混合器、所述澄清池相连,用于向所述管道混合器、所述澄清池投放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5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