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管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4685.0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6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张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井园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14 | 分类号: | B05B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管 喷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水装置领域的一种水管喷头,其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喷头主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喷头,所述喷头主体上进水口所在端面倒角设置,且在倒角斜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喷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喷头完成在清理下水道时对水管喷头前方污垢的冲刷清理,并通过设置第二喷头完成对附着在下水道内表面各处污垢的冲刷清理,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在进行下水道清理时更换操作姿势或站位的更换,使操作人员可以更为省力的对下水道内表面各处进行更加彻底的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管喷头。
背景技术
现如今各个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均由若干条下水道组成,所以在整个下水道的保持畅通就对城市的排水尤为重要。目前市政环保工作人员在进行下水道清理时,会向下水道内壁喷射清理液或高压水流将附着在下水道内壁上的污垢冲下,便于之后利用其它吸污装置或人工清理出下水道,但在清理下水道污垢的过程中,因为人工操作会因为下水道所处环境因素原因,使操作人员因施力姿势或位置原因导致操作人员不易施力,从而导致操作人员常常会遇到对下水道上壁表面污垢清理不便的问题,故需要设计一种可以便于操作者使用的喷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管喷头,通过设置第一喷头完成在清理下水道时对水管喷头前方污垢的冲刷清理,并通过设置第二喷头完成对附着在下水道内表面各处污垢的冲刷清理,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在进行下水道清理时更换操作姿势或站位的更换,使操作人员可以更为省力的对下水道内表面各处进行更加彻底的清理。
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管喷头,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喷头主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喷头,所述喷头主体上进水口所在端面倒角设置,且在倒角斜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下水道清理时,第一喷头可以保证对喷头主体前方污垢的冲破,为喷头主体的前进提供了前进的空间,防止喷头主体因前方污垢过于拥堵造成喷头主体无法前进的情况。第二喷头可以实现对下水道内壁附着的污垢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头主体设置为锥形,且直径向所述第一喷头所在端面渐缩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喷头主体设置为锥形,由于锥体的形状使得前方的施力点集中于一点,进一步便于喷头主体在进行下水道清理过程中的前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头主体上设置有攻进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攻进纹路的设置进一步方便了喷头主体的前进,当喷头主体前方的污垢不易被从第一喷头喷射出的水流冲破时,可将喷头主体进行旋转即可以使攻进纹路配合锥形的喷头主体向前攻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头主体内设置有增压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压腔通过设置较小的分流管道,使得水流进入喷头主体后在自身压力作用下从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中高速喷出,方便了水管喷头的清理力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进水口中设置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螺纹的设置便于水管的安装,同时密封垫的设置保证了进水口与水管之间的气密性,防止水流从水管与喷头主体之间的缝隙中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喷头所在倒角斜面设置有向后喷射的第三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喷头的设置使得水流可以向背离喷头主体前进方向喷射,将已经清理下的污垢冲出下水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喷头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第二喷头与所述第三喷头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井园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井园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4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电焊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铝型材加工的除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