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水舯以及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4607.0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5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举;吴礼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晨光游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43/18 | 分类号: | B63B43/18;B63B1/40;B63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水 以及 船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水舯以及船舶,其包括固定安装于船体下底中部的分水主体,分水主体沿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设置,分水主体的两侧均设有侧板,侧板靠近船体的一面与船体的底部贴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对船体的底部进行耐磨保护,使船体底部不与水底的沙石直接发生接触碰撞而造成磨损破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运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水舯以及船舶。
背景技术
船或船舶,是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它指的是:举凡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如蒸气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子动力机组)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民用船通常称为船(古称舳舻)、船舶、轮机、舫,军用船称为舰(古称艨艟)、舰艇,小型船称为艇、 舢舨、筏或舟,其总称为舰艇或船舶。
船在水上航行的过程中,船体的底部容易与水底的沙石发生碰撞,尤其是在含沙量大的水流段,对船体的底部造成磨损破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分水舯,对船体的底部进行耐磨保护,使船体底部不与水底的沙石直接发生接触碰撞而造成磨损破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分水舯,包括固定安装于船体下底中部的分水主体,所述分水主体沿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设置,所述分水主体的两侧均设有侧板,所述侧板靠近船体的一面与船体的底部贴合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水主体位于船体下底中部,侧板与船体的底部贴合固定连接,对船体的底部进行耐磨保护,使船体底部不与水底的沙石直接发生接触碰撞而造成磨损破碎。分水主体沿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设置,便于船体在运输的过程中将水流分流,减少船体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使船体的运动更加顺畅。分水主体降低了船体的重心,使船体在遇到风浪时不易发生晃动,改善了船体的抗风性能,提高船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水主体的轴线与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分水主体与轴线垂直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靠近船体的底边长度大于远离船体的底边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水主体的轴线与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分水主体的截面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更好地将水流分流,进一步减少了水流对船体运动的阻力,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水主体内嵌套有支撑骨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骨架在分水主体的内部进行支撑,使得分水主体更加稳固,提高了分水主体的抗压性能,便于分水主体更稳定地对船体的底部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骨架的轴线与所述分水主体的轴线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骨架的轴线与分水主体的轴线重合,便于支撑骨架更好地匹配分水主体,来对分水主体进行稳定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水主体的外壁包裹有外护层,所述外护层由玻璃钢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钢材料质轻而硬,不导电,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耐腐蚀。外护层包裹分水主体的外壁,对分水主体的外壁进行耐磨和防水保护,提高了分水主体的耐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由玻璃钢材料制成,所述外护层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成一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护层与侧板固定连成一体,使分水主体与侧板更加紧密地连接,使得分水舯整体性高,便于分水主体与侧板配合对船体的底部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使船体底部不与水底的沙石直接发生接触碰撞而造成磨损破碎,提高了船体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晨光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晨光游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4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