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血液混匀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3742.3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3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龙宇;杨坚;刘婷;龙贵萍;陈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厉洋洋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血液 混匀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式血液混匀仪,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转动轴,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侧面开有用于固定采血管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血液混匀仪,采血管竖向摇摆,采血管内的血液上下颠倒混合,混合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涉及立式血液混匀仪。
背景技术
在做血液化验时,为防止采血管中的血液样品沉淀,需要将血液混合,目前实验室的血液混匀仪为平面式,采用平面旋转混合,采血管内的血液摆动幅度小,故常导致混匀不均,上下血液颜色不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立式血液混匀仪,采血管竖向摇摆,采血管内的血液上下颠倒混合,混合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立式血液混匀仪,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转动轴,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侧面开有用于固定采血管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血管固定在转动轴上的固定孔内,固定孔的内壁将采血管侧壁夹紧,转动轴转动,带动采血管在竖直面内转动,采血管内的血液上下颠倒混合,混合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具有多个固定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同一个转动轴可固定多个采血管,转动轴转动带动其上固定的多个采血管同时转动,可同时处理多根采血管,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有多个,多个所述转动轴上下分布,所有所述转动轴上的所有所述固定孔的开口方向相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装置采血管的容量,节约空间,所有固定孔的开口方向相同,可避免上下多个转动轴固定采血管时相互影响。
进一步的,还包括链条,所有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的端部均穿出所述第一支撑柱,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穿出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其余的所述转动轴穿出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所有所述从动链轮均与所述链条啮合,所述主动链轮和所有所述从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动链轮输入动力,在链条和从动链轮的传动下,可带动所有的转动轴同时转动,同时处理所有转动轴上固定的采血管,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转动轴上的所述固定孔上下对称分布。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增加相邻两个转动轴一共设置的固定孔数量,增加整个装置同时处理采血管的数量。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转动轴上的所述固定孔交错分布。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观察和确定某一单个采血管,防止需要观察和确定某个采血管时,过于混乱。
进一步的,还包括正反转马达和控制器,所述正反转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正反转马达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受所述控制器控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正反转马达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使转动轴正转一定角度后又反转一定角度,如此交替循环,既能保证采血管内血液充分混合,有可减小相邻两个转动轴以及最下方转动轴与底座之间的间隙,防止固定在转动轴上的采血管与其相邻的转动轴或者底座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3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