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02956.9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2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楷钊;胡艳鑫;孙俊豪;林伟平;陈奕霖;黄金;萧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5;H01M10/655;B60L58/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忠;沈闯 |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箱、电池组、导热板以及吸热相变介质;电池组和导热板均设置在电池箱内,其中,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单体电池;电池箱内部填充有吸热相变介质,且吸热相变介质与电池组及导热板的表面贴合;电池箱的第一面板和/或第二面板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的位置与电池组的电极位置相匹配,用于装配电极接口并与电池组电连接,其中,第一面板为第二面板的相对面。本申请通过在电池箱内填充的吸热相变介质,通过均匀包裹住电池组的导热板和吸热相变介质吸收电池使用时产生的热量,实现电池表面的温度均匀,防止电池局部温度温差过大,解决了现有的电池模组结构导致的散热效果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当前传统石油能源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出台了许多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度越来越高。
动力电池组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唯一动力能源,是提高整车性能和降低成本的关键一环,具备较大的容量和输出功率。当电池组在高温环境下运行时,将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散热不及时,电池组的温度会迅速上升,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电池的各项性能降低、寿命下降,严重时会降低电池组运行的安全系数。纯电动汽车采用合理的热管理系统对提高电池组的性能、寿命和安全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采用的电池冷却方式主要是液冷方式,但是液冷系统不同位置的冷却工质温度不一致,从而导致电池之间的温差较大,无法保证电池组各部分的温度的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用于解决现有的电池模组结构导致的散热效果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箱、电池组、导热板以及吸热相变介质;
所述电池组和所述导热板均设置在所述电池箱内,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单体电池;
所述电池箱内部填充有所述吸热相变介质,且所述吸热相变介质与所述电池组及所述导热板的表面贴合;
所述电池箱的第一面板和/或第二面板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电池组的电极位置相匹配,用于装配电极接口并与所述电池组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面板为所述第二面板的相对面。
可选地,所述导热板具体为波浪形结构的导热板;
所述单体电池放置在所述导热板的凹陷侧。
可选地,所述导热板的厚度为2.0mm~3.0mm。
可选地,所述导热板内设置有闭式回路结构的工质流动腔,所述工质流动腔的内腔中填充有工质。
可选地,所述工质具体包括:自湿润流体。
可选地,所述导热板具体为不锈钢导热板、铝导热板或铜导热板。
可选地,还包括:密封胶圈;
所述密封胶圈具体装配于所述通孔处,用于防止吸热相变介质泄露。
可选地,所述吸热相变介质与所述第一面板或所述第二面板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预置厚度的间隙。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
所述第一箱盖覆盖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外侧;
所述第二箱盖覆盖在所述第二面板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吸热相变介质具体包括:石蜡或石蜡复合材料。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2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契形接续线夹
- 下一篇:一种测绘用便于携带的全站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