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转子塔形线圈绕组端部打箍的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0166.7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6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郭福柱;岳跃进;朱旭;魏雨谷;张蕊莉;张亚鸽;马丽;段宇飞;张变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1 | 分类号: | H02K3/51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转子 线圈 绕组 端部打箍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子塔形线圈绕组端部打箍的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的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打箍容易造成绕组极间连线和重间连线交错处容易出现破损的问题。在绕组端部环形支撑架(2)上套接有绝缘支撑环(3),在绝缘支撑环的外圆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极间连线嵌入弧形凹槽(11)、重间连线嵌入弧形凹槽(12)、正极引线嵌入弧形凹槽(13)和负极引线嵌入弧形凹槽(14),极间连线(6)嵌入在极间连线嵌入弧形凹槽中,重间连线(7)嵌入在重间连线嵌入弧形凹槽(12)中,线圈正极引线(8)分别嵌入在各自的引线嵌入弧形凹槽中,在绕组端部(4)的外圆上打箍有绕组端部外圆固定箍(5)。使绕组端部打箍受力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小型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转子铁芯上嵌入的励磁绕组,特别涉及一种对励磁绕组的绕组端部进行打箍处理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中小型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转子铁芯上,嵌入有励磁绕组,该励磁绕组主要用来产生发电机的气隙磁场,励磁绕组是由同心式重间线圈通过重间、极间连线组成的,一般为三到六重,而重间线圈是由扁平铜线绕制而成的;塔形线圈嵌入到转子铁芯槽中后形成一个磁极,一般转子上嵌入的塔形线圈数量是与转子上所具有的磁极对应设置的,嵌入转子嵌线槽中的几个塔形线圈依次首尾串联相连在一起,串联后引出两极引线与励磁机连接在一起。塔形线圈的转子嵌线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先将塔形线圈的第一重绕组嵌入到转子铁芯上对应的槽中,第一重绕组的重间连线被设置在转子铁芯端面外侧处,然后,进行第二重绕组的嵌入,第二重绕组的重间连线也设置在转子铁芯端面外侧处,接着将第一重绕组的重间连线与第二重绕组的重间连线焊接连接在一起,并进行绝缘处理;依照此法,顺次完成塔形线圈的各重绕组的嵌入与连接,最后完成塔形线圈的嵌线工作;塔形线圈嵌线完成后,第一重绕组端部是设置在铁芯端面外侧的,第二重绕组是设置在第一重绕组端部外侧的,后几重绕组端部沿背离铁芯端面方向依次向外伸出,在绕组端部内侧的转子轴上固定设置有绕组端部线圈架,在线圈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各重绕组的线圈端部固定U形钢箍,各重绕组线圈端部通过U形钢箍与线圈架固定在一起,以防转子高速旋转时,绕组端部受离心力作用而发生松动和断裂,转子线圈嵌线完毕后,要对绕组端部外圆进行打箍处理,将各绕组端部固定成一个整体,以抗击离心力的作用,由于极间连线和重间连线是在线圈架表面上互相交错布置的,导致线圈端部内圆内侧面引线、连线排列不平滑整齐,在对绕组端部外圆进行打箍时,打箍的压力会施加给电机转轴方向,造成极间连线、重间连线以及引线交错处容易出现破损现象,直接导致匝间短路现象的发生,同时,无纬带现场打底箍时,还经常会造成某些绕组端部发生坍塌,导致转子通风道被堵塞,影响电机温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转子塔形线圈绕组端部打箍的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的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打箍容易造成绕组极间连线和重间连线交错处容易出现破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用于转子塔形线圈绕组端部打箍的支撑结构,包括转轴、转子线圈和绕组端部外圆固定箍,转子线圈是由塔形线圈串联后组成的,塔形线圈是由同心的重间绕组串联组成的,在各塔形线圈之间设置有极间连线,在各重间绕组之间设置有重间连线,在转子线圈上设置有线圈正极引线和线圈负极引线,在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绕组端部环形支撑架,在绕组端部环形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重间绕组固定U形卡,重间绕组的绕组端部设置在重间绕组固定U形卡中,在绕组端部环形支撑架上套接有绝缘支撑环,在绝缘支撑环的外圆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极间连线嵌入弧形凹槽、重间连线嵌入弧形凹槽、正极引线嵌入弧形凹槽和负极引线嵌入弧形凹槽,极间连线嵌入在极间连线嵌入弧形凹槽中,重间连线嵌入在重间连线嵌入弧形凹槽中,线圈正极引线嵌入在正极引线嵌入弧形凹槽中,线圈负极引线嵌入在负极引线嵌入弧形凹槽中,在绕组端部的外圆上打箍有绕组端部外圆固定箍。
极间连线嵌入弧形凹槽的深度与极间连线的高度是相同的,重间连线嵌入弧形凹槽的深度与重间连线的高度是相同的,正极引线嵌入弧形凹槽的深度与线圈正极引线的高度是相同的,负极引线嵌入弧形凹槽的深度与线圈负极引线的高度是相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0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