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型翻板漏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9568.X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7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钢北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G47/72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张伶俐 |
地址: | 43008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型 漏斗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型翻板漏斗结构,漏斗内设置有翻板,第一油缸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曲柄连接于所述第一半轴,第一半轴连接于翻板的一侧边,第二油缸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曲柄连接于第二半轴,第二半轴连接于翻板的另一侧边,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均连通有油泵。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油泵通过曲柄调节翻板的角度,进而实现液压电动控制,避免了人工操作产生一系列问题;油泵电气控制,方便操作;结构层层保护,经久耐用;衬板更换方便;通过计算物料两侧通道的下料线,确定翻板的安装位置及旋转角度,从而确定油缸的推力和行程,再合理利用漏斗的空间分布耐磨衬板及保护转轴部位;在控制室操作控制油缸的液压系统就能实现现场物料的分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型翻板漏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船型翻板漏斗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船型翻板漏斗结构将一个U型槽的内侧铺满耐磨板,两侧各安装一个有轴承的半轴,半轴穿过普通漏斗的侧壁出来各自与一个曲柄相连,在漏斗一旁空地建一个小液压系统来控制两个液压缸同时推动曲柄带动翻板,将翻板由135°推动逆时针转动90°,从而达到将物料由靠近油缸的近端通道转向远端通道,实现物料的分流。
现有技术的翻板结构形式是工人在现场操作隔板,磨损变形导致想堵的通道堵不严,易漏灰且经常需要更换。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船型翻板漏斗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活塞杆,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船型翻板漏斗结构,包括漏斗、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半轴、第二半轴、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所述漏斗内设置有翻板,所述第一油缸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曲柄连接于所述第一半轴,所述第一半轴连接于所述翻板的一侧边,所述第二油缸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曲柄连接于所述第二半轴,所述第二半轴连接于所述翻板的另一侧边,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均连通有油泵;所述第一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曲柄铰接,所述第二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曲柄铰接。
优选地,所述漏斗的一侧边内壁与所述第一半轴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转轴保护装置。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转轴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第一半轴。
优选地,所述漏斗的另一侧边内壁与所述第二半轴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转轴保护装置。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二转轴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第二半轴。
优选地,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均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漏斗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轴与所述漏斗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半轴与所述第一轴套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轴承。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轴承便于第一半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半轴与所述漏斗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半轴与所述第二轴套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轴承。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二轴承便于第二半轴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油泵通过曲柄调节翻板的角度,进而实现液压电动控制,避免了人工操作产生一系列问题;油泵电气控制,方便操作;结构层层保护,经久耐用;衬板更换方便;通过计算物料两侧通道的下料线,确定翻板的安装位置及旋转角度,从而确定油缸的推力和行程,再合理利用漏斗的空间分布耐磨衬板及保护转轴部位;在控制室操作控制油缸的液压系统就能实现现场物料的分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型翻板漏斗结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钢北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钢北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95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