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热能源井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98691.X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2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祖国全;祖楠;郑烨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方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T10/15 | 分类号: | F24T10/15;F28F21/08;F25B4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 能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热能源井结构,在钻孔中安装有导热系数较高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充满水且完全密封,所述换热管与周边岩土只进行热交换、不进行水交换;在所述换热管内放置充满专用制冷剂的U型管,所述U型管内制冷剂与换热管内水进行热交换;在所述换热管外壁与钻孔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专用填充物。将U型管放置在换热管内,岩土压力由换热钢管承受,能源井深度设计不再需要考虑U型管承压参数;U型管安装在密封的换热管内,当U型管内制冷剂发生泄漏时,不会污染周边岩土和地下水;能够为热泵机组提供合适温度的恒稳定地温能,使机组运行效率不再受气温波动影响,彻底解决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制热/结霜化霜的行业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涉及地温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具体涉及一种地热能源井结构。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形成于46亿年前的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其内部聚集了大量的能量,其体积的99%在1000℃以上,其核心部位温度高达5000℃,地球内部的自生热能叫地热能。地热能经过地下岩土的层层阻隔,在地下数百米处降到25℃以下,这部分低温热能称之为地温能或浅层地热能。地温能储量巨大、可持续再生,且区域上分布均匀、时间上持续恒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温能便于就地开发利用,是建筑采暖/制冷最安全可靠的新能源。
在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建筑物使用中最大的能耗是采暖和制冷,约占建筑物总能耗的50%。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每平方米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随着生活舒适标准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还将大幅上涨。我国建筑供暖主要采用燃煤或天然气,给环境和能源安全带来极大压力。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绿色低碳发展时期,开发地温能为建筑物提供冷热源,夏季可以降低空调能耗,削峰填谷,冬季可以大幅提高空调供暖的舒适度,彻底解决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冬季制热时不断结霜/化霜的行业难题,降低煤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建筑供暖所占比例,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能源井结构,可以高效稳定提取地温能,为建筑物提供稳定的冷热源。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热能源井结构,在钻孔中安装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充满水且完全密封,所述换热管与周边岩土只进行热交换、不进行水交换;在所述换热管内放置充满专用制冷剂的U型管,所述U型管内制冷剂与换热管内水进行二次热交换;在所述换热管外壁与钻孔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专用填充物。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选用遵循下列原则:所述换热管材料导热系数大于周边岩土导热系数,所述换热管材料抗压强度与下管深度相匹配;所述换热管管径与钻孔直径相匹配;所述换热管连接方式要满足密封要求;所述换热管安装深度与钻孔深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专用填充物符合以下特征:无污染、导热系数好、流动性好、凝结速度适中;所述专用填充物包括:水泥、砂、膨润土和絮凝剂。
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由两根直管组成,所述直管底部由U形接头熔焊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专用制冷剂包括水或乙二醇的水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材质为聚乙烯或聚丁烯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的直径小于所述换热管的内径,以便所述U型管能够安装在所述换热管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的长度大于所述换热管的长度,且所述U型管超出所述换热管的部分置于所述换热管的顶端上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顶端放置在地面以上,且所述U型管的出口与进口分别连接循环泵的进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方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方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8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