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双重密封的包装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94155.2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1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苏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佳晨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23/00 | 分类号: | B65D23/00;B65D41/04 |
| 代理公司: | 广东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李博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双重 密封 包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双重密封的包装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的瓶盖包括与瓶体旋紧的外盖,以及液体回流至瓶体内的内盖,所述的内盖可拆卸安装在瓶体的瓶口处;所述外盖的顶部内壁向下伸出环形内塞,所述的外盖的转角处向下伸出与内盖端面贴合的侧端密封线。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瓶,不仅能回收倒流液体,还能防止液体从瓶盖流出,密封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双重密封的包装瓶。
背景技术
液体容器瓶在倾倒液体后,瓶口处残留的液体容易沿着瓶口外侧倒流至瓶体外侧,不仅造成液体浪费,且污染瓶体外表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设计出一种可以对倒流液体进行回收的瓶盖,具体可参照专利号为“201020118166.0”的“防漏瓶盖结构”。该专利利用下接套于内螺纹与突环之间设有回流孔实现液体回收,并通过上瓶盖体与下接套旋合。但在使用带有上述瓶盖的液体容器瓶过程中,如果瓶体倒地,液体会从下接套的出液口流入上瓶盖体内,若此时打开上瓶盖体,液体容易从上瓶盖体内流出并倒流至上瓶盖体外侧,污染上瓶盖体外表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回收倒流液体,还能防止液体从瓶盖流出、密封效果好的包装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双重密封的包装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的瓶盖包括与瓶体旋紧的外盖,以及液体回流至瓶体内的内盖,所述的内盖可拆卸安装在瓶体的瓶口处;所述外盖的顶部内壁向下伸出环形内塞,所述的外盖的转角处向下伸出与内盖端面贴合的侧端密封线。
优选的,所述的内盖设置有外口和内口,所述的内口高于外口;外口和内口之间形成凹环形的回流槽,所述的回流槽开设有与瓶体连通的回流口。
优选的,所述的瓶盖与瓶体旋紧后,其环形内塞的内壁面与内口的外壁面贴合,侧端密封线抵接至外口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的内盖的底部向回流口所在端倾斜。
优选的,所述的内盖的顶部设置有与瓶口卡接的环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的环形凸起的下方设置有若干限制内盖在瓶口处旋转移位的限位块,瓶口的内表面的顶部设置有与限位块相适应的限位凹部。
优选的,所述的环形内塞与侧端密封线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的内盖的底部设置有方便将内盖插入瓶口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的瓶体和外盖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瓶,将外盖的环形内塞装入内盖的外口和内口之间,环形内塞的内壁面与内口的外壁面;当外盖和瓶体旋紧后,外盖的侧端密封线切入内盖的外口的端面,从而使外盖与内盖之间达到双重密封效果,有效防止液体从瓶盖流出,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外盖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盖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5是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内盖的主视图。
图7是内盖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8是瓶体的瓶口处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
1-瓶体、11-限位凹部、2-外盖、21-环形内塞、22-侧端密封线、23-强筋、3-内盖、31-外口、32-内口、33-回流槽、34-回流口、35-环形凸起、36-限位块、37-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佳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佳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41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纫机免熨配合组件
- 下一篇:一种屋顶花园的雨水收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