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自封结构的取物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4153.3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9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莫易凡;林志雄;林聪杰;胡林锋;林世杰;林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封 结构 取物袋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自封结构的取物袋,其主体为取物袋,在取物袋上设有内开口和外开口;在内开口上设有实现内开口启闭的密封闭合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取物袋的内开口通过设置密封闭合件实现开合,开能够实现肿瘤的取出;合能够实现肿瘤与人体腹腔的隔离并能够对取物袋充气便于肿瘤的粉碎。2.标本袋外开口设置了收口绳,方便调整外开口的口径,方便外开口包裹器械外表面,方便取物袋充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带自封结构的取物袋。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微创手术的操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切除与取出恶性肿瘤、囊肿等病变的生理组织标本。在此过程中应当保证避免病变组织与健康组织接触从而达到降低感染的风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手术过程中通常都会加入取物袋等纳物器械去取出标本。但是,在标本过大的情况下、会造成取物袋的取出困难(无法从穿刺通道取出、甚至无法正常从创口直接取出),极大影响了手术的正常进行。为了便于肿瘤的取出,一般情况下会对较大的肿瘤进行粉碎切除,而对于切除过程中,一般会涉及3个要求,一是标本袋需穿刺器或者粉碎机形成密封空间,以便在袋体上形成气腹,便于旋切粉碎,同时防护粉碎后肿瘤不会存在扩散情况;二是为了便于固定,标本袋袋口尺寸不可过大,过大不利于捆绑后的密封性要求;三是为了便于肿瘤置入标本袋,标本袋袋口尺寸需足够大,才可易于置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封结构的取物袋,其目的在于方便器械对肿瘤组织的取出、粉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自封结构的取物袋,其主体为取物袋,在取物袋上设有内开口和外开口;在内开口上设有实现内开口启闭的密封闭合件,取物袋内部空间无法经闭合的内开口与外界实现物质交换。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取物袋的内开口通过设置密封闭合件实现开合,开能够实现肿瘤的取出;合能够实现肿瘤与人体腹腔的隔离并能够对取物袋充气便于肿瘤的粉碎。
2.标本袋外开口设置了收口绳,方便调整外开口的口径,方便外开口包裹器械外表面,方便取物袋充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内开口和外开口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自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图1。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图2。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图3。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图4。
标号说明:3取物袋、31自封条、32拉链、33牵引绳、34夹持块、4外开口、41收口绳、5内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带自封结构的取物袋,其主体为取物袋3,在取物袋 3上设有内开口5和外开口4;在内开口5上设有实现内开口5启闭的密封闭合件,取物袋3内部空间无法经闭合的内开口5与外界实现物质交换。避免取物袋内的气体以及粉碎肿瘤产生的体液进入腹腔。
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闭合件为设置于内开口5处的至少一道自封条31。实现气密隔离。
在自封条31外侧还设有用于辅助自封条31闭合的拉链32。
在拉链32上还设有带动拉链移动的牵引绳33。经穿刺孔或切口直接从腹腔外拉动牵引绳33带动拉链移动,实现自封条31闭合或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41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穿流带式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断带抓捕器拉簧辅助式配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