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双桥平衡悬架载荷转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93674.7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1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高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斑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7 | 代理人: | 熊亮 |
| 地址: | 0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桥 平衡 悬架 载荷 转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双桥平衡悬架载荷转移装置,包括车架、中桥、后桥及伸缩缓冲块,所述车架上分别设置中桥及后桥,所述后桥上设置伸缩缓冲块,在不改变汽车原有结构基础上,通过添加伸缩缓冲块结构实现后桥受力转移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广泛适用于汽车及其相关行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后双桥平衡悬架载荷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同行业内的6×4、8×4后双桥驱动车型,后双桥悬挂采用平衡悬架,载荷平均分配在后双桥上,车辆在转弯时,后双桥侧向移动位移大,导致轮胎在滚动的同时与地面发生侧向摩擦,磨损严重,甚至会在速度过快时发生偏移甚至侧翻的情况。
如专利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转向器(专利号:CN201210463372)是通过联动轴实现转向目的的,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并不适用于汽车行业;再如专利一种微重力两自由度随动平衡吊挂、转移装置(专利号:CN201610493565),通过转移受力对象实现均匀受力的,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实施条件苛刻,很难通过建模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双桥平衡悬架载荷转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在转弯过程中后桥受力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双桥平衡悬架载荷转移装置,包括车架、中桥、后桥及伸缩缓冲块,所述车架上分别设置中桥及后桥,所述后桥上设置伸缩缓冲块。
所述伸缩缓冲块为伸缩结构,所述车架在偏移过程中伸缩缓冲块由后桥向中桥移动。
所述中桥/后桥在转弯过程中符合阿克曼轨迹(5)。
所述车架为后驱车车架。
装有后双桥平衡悬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种可伸缩的缓冲块,车辆转弯时,缓冲块伸出,将后桥载荷部分转移到中桥,中桥轮胎沿着阿克曼轨迹滚动;侧向滑移集中在后桥轮胎上,因后桥载荷部分已经转移到中桥,后桥轮胎载荷减少,从而整体减少后双桥的轮胎磨损。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汽车原有结构基础上,通过添加伸缩缓冲块结构实现后桥受力转移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广泛适用于汽车及其相关行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1、车架;2、中桥;3、后桥;4、伸缩缓冲块;5;阿克曼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所示,一种后双桥平衡悬架载荷转移装置,包括车架1、中桥2、后桥3及伸缩缓冲块4,所述车架1上分别设置中桥2及后桥3,所述后桥3上设置伸缩缓冲块4。
所述伸缩缓冲块4为伸缩结构,所述车架1在偏移过程中伸缩缓冲块4由后桥3向中桥2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斑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未经衡水斑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3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颈部保健的可调节枕头
- 下一篇:一种纺织品清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