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壁短管柔性连接的承插口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93630.4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6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元;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卓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7/00 | 分类号: | F16L2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陈岑 |
| 地址: | 52805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壁短管 柔性 连接 插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壁短管柔性连接的承插口结构,包括实壁短管、承口管体、插口管体;承口管体的内侧面上加工形成多道内锁齿环,插口管体的外侧面上加工形成多道外锁齿环,插口管体插入所述承口管体中时,外锁齿环与对应的内锁齿环配合形成自锁结构,并且外锁齿环与内锁齿环之间具有空隙;承口管体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槽,实壁短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槽,插口管体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槽,实壁短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槽,第一密封圈槽与第四密封圈槽之间夹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槽与第三密封圈槽之间夹有第二密封圈。有益效果是:本专利的承插口结构便于地下施工操作、能够自锁、且柔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壁管道接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壁短管柔性连接的承插口结构。
背景技术
在市政排水管网施工中,为减小交通影响,紧邻建筑等地区,一般采用非开挖施工,在给排水管道工程中,常用的非开挖施工方式有大口径顶管施工,小口径螺旋二次顶管和水平定向钻等工艺。
综合法小口径顶管施工工艺就是结合大口径顶管法与水平定向钻法等工艺,配合挤压式柔性插接口实壁短管,将传统的管道回拖改为拉顶工艺,在末端井下安装管节,利用钻杆穿过管道中心,在管道尾端拉顶管道,掘进头负责掘进扭矩和迎面阻力,设备余力通过机头后粉动装置和传力杆传到管尾,实现顶进目的。
传统的管道连接方式难以满足综合法小口径顶管施工工艺,因此需要便于地下施工操作的、能够自锁的、且柔性连接的承插口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实壁短管柔性连接的承插口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实壁短管柔性连接的承插口结构,包括实壁短管,所述实壁短管第一头的外壁沿实壁短管的轴向延伸形成承口管体、实壁短管第二头的内壁沿实壁短管的轴向延伸形成插口管体;所述承口管体的内侧面上加工形成多道内锁齿环,所述插口管体的外侧面上加工形成多道外锁齿环,所述插口管体插入所述承口管体中时,所述外锁齿环与对应的内锁齿环配合形成自锁结构,并且外锁齿环与内锁齿环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承口管体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槽,实壁短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槽,插口管体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槽,实壁短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槽,第一密封圈槽与第四密封圈槽之间夹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槽与第三密封圈槽之间夹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内锁齿环包括垂直于实壁短管的中心轴的第一自锁面、与第一自锁面相交的第一锥面,所述外锁齿环包括垂直于实壁短管的中心轴的第二自锁面、与第二自锁面相交的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之间具有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自锁面上设置有沿实壁短管轴向延伸的弧面型凸起部,所述弧面型凸起部与第二自锁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自锁面上设置有沿实壁短管轴向延伸的弧面型凸起部,所述弧面型凸起部与第一自锁面抵接。
弧面型凸起部便于相邻两节实壁短管之间柔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口管体的末端或者承口管体的末端设置有沿实壁短管轴向延伸的限位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缘在实壁短管轴向上的长度小于内锁齿环或外锁齿环在实壁短管轴向上的长度,并且所述限位凸缘在实壁短管轴向上的长度小于实壁短管第一端与插口管体末端之间的间隔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为O型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卓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卓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3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捣固机用新型弹性轮
- 下一篇:一种医学检验科的试剂取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