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身收省模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93420.5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7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陈勇;崔纪锋;顾美利;史海江;王亚信;王小飞;朱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5B35/08 | 分类号: | D05B35/08;D05B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身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身收省模板,属于服装制造的技术领域。一种大身收省模板包括底板、面板以及第一夹层板和第二夹层板;本实用新型将底板、面板以及第一夹层板的一侧软连接形成翻折结构,第二夹层板可翻折的设置于第一夹层板上,且底板上设有带第一缝制孔的第一收省槽以及带第二缝制孔的第二收省槽,并且第一收省槽内卡设有第一压板,第二收省槽内插设有第二压板,通过第一压板、第一夹层板以及面板实现了对第一收省槽内的面料的折叠和缝制,通过第二压板、第二夹层板以及面板实现了对第二收省槽内的面料的折叠和缝制,使得服装大身收省能一次完成,提高了制造效率,也能提高折叠和缝制的准确性,保证了服装的质量和统一性,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大身收省模板。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服装的版型美观性以及穿戴的舒适性,在服装的大身上常常会设置褶皱,而褶皱通过收省的方式制作。
目前,市场上的服装的大身收省方式均为人工手动制作,需要一边折叠一边进行缝制,导致了服装的缝制效率较低,另外,对于面料的折叠缺乏基准,仅凭操作者通过经验判断来进行折叠,导致产品的统一性较差,并且,一边折叠一边缝制的方式容易导致缝制走线的偏差和弯曲问题,导致制造的服装合格率不高的问题,存在报废或返工的缺陷,从而导致服装的制造成本的升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大身收省模板,以解决目前服装的大身收省的缝制方式存在缝制效率低、产品统一性差,易出现报废和返工而导致的服装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身收省模板,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底板、面板以及第一夹层板和第二夹层板,底板、第一夹层板以及面板的一侧依次软连接后形成可翻折结构,并于第一夹层板背离底板的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夹层板,且第二夹层板的一侧软连接于第一夹层板靠近软连接于底板的一侧;
底板上设置有一第一收省槽和两第二收省槽,两第二收省槽对称设置于第一收省槽的两侧,第一收省槽内插设有第一压板、第二收省槽内设置有第二压板,并且,底板上且位于第一收省槽的中间开设有一条第一缝制孔,第一压板上开设有与第一缝制孔对应的第一导向缝制孔,每一第二收省槽内均开设有一条第二缝制孔;
第一夹层板和第二夹层板以及面板均设置有两块,且两第一夹层板、两第二夹层板以及两面板均分别关于第一收省槽对称设置;
每一第一夹层板靠近第一收省槽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一缝制孔对应的第一缝制缺口,且同一侧的第二夹层板设置于相应第一夹层板背离第一收省槽的一侧,且同一侧的第一夹层板和第二夹层板之间设置有与第二缝制孔对应的第二缝制间隙;
每一面板上靠近第一收省槽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一缝制孔对应的第二缝制缺口,且每一面板上还开设有与第二缝制孔对应的第三缝制孔。
上述的一种大身收省模板,其中,第一缝制孔为长条状的孔,且第一缝制孔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分别与两第一夹层板上的两第一缝制缺口对应。
上述的一种大身收省模板,其中,还包括并列且间隔设置的两条中间档位板和两条侧边档位板,中间档位板和侧边档位板均呈条状设置,两中间档位板分别位于第一缝制孔的两侧形成第一收省槽,另外两条侧边档位板分别位于两条中间档位板的两侧,且一侧边档位板与一相邻的中间档位板分别位于一第二缝制孔的两侧形成第二收省槽。
上述的一种大身收省模板,其中,第一压板上的第一导向缝制孔为一端开口的开口孔。
上述的一种大身收省模板,其中,第一夹层板呈“T”字形设置,第一夹层板包括第一横向连接段和垂直于第一横向连接段的第一纵向导向段,第一横向连接段背离第一纵向导向段的一侧与底板的一侧边软连接,第一纵向导向段沿第一收省槽布置并覆盖第一缝制孔和第二缝制孔之间的区域,且第一纵向导向端靠近第一缝制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缝制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3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钳螺栓紧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用循环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