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型屏下指纹解锁手机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2237.3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6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飞;周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赛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H04M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型 指纹 解锁 手机 膜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薄型屏下指纹解锁手机膜结构,包括PET基材层、防静电层、防污垢层、防蓝光层和粘贴层;该PET基材层的厚度为2‑4μm;该防静电层叠于PET基材层的上表面;该防污垢层叠于防静电层的上表面;该防蓝光层叠于PET基材层的下表面;该粘贴层叠于防蓝光的下表面,粘贴层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凹点。通过将本手机膜做的很薄,符合更薄的发展理念,且功能较多样化;防静电层的设置,使本产品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性;防污垢层的设置,使本产品疏水疏油,易擦拭表面附油污、水不残留,防油污,清洁效果好;防蓝光层的设置,更利于保护使用者的眼睛;粘贴层和真空吸附凹点的设置,使本手机膜更好的贴覆于手机屏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膜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超薄型屏下指纹解锁手机膜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追求商品基本使用价值的同时,对商品的性能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产品往往是吸引消费者眼球,占住重要市场份额的保障,当前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得到了普及,其屏幕保护膜也随之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手机指纹解锁的手机膜虽然可以做的很薄,但是其功能比较单一,使得该手机膜的实用性大大降低,仅仅是一个保护膜,不能防止被刮伤或划破,其次,普通的手机膜,在粘合的时候比较麻烦,不利于粘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型屏下指纹解锁手机膜结构,其有效解决了现有之手机膜容易刮伤、划破和不利于粘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型屏下指纹解锁手机膜结构,包括有PET基材层、防静电层、防污垢层、防蓝光层以及粘贴层;该PET基材层的厚度为2-4μm;该防静电层叠设于PET基材层的上表面;该防污垢层叠设于防静电层的上表面;该防蓝光层叠设于PET基材层的下表面;该粘贴层叠设于防蓝光的下表面,粘贴层的下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凹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静电层为SMC复合材料,其厚度为5-10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污垢层为丙烯酸清漆层,其厚度为2~6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蓝光层包括厚度为10-15μm的PET基膜层和设置在PET基膜层上表面的防蓝光胶黏层,防蓝光胶黏层的厚度为3~10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粘贴层为纳米胶或硅胶,其厚度为10~15μ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本手机膜做的很薄,符合更薄的发展理念,且功能较多样化;防静电层的设置,使本产品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性;防污垢层的设置,使本产品疏水疏油,易擦拭表面附油污、水不残留,防油污,清洁效果好;防蓝光层的设置,更利于保护使用者的眼睛;粘贴层和真空吸附凹点的设置,使本手机膜更好的贴覆于手机屏上。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PET基材层 20、防静电层
30、防污垢层 40、防蓝光层
41、PET基膜层 42、防蓝光胶黏层
50、粘贴层 51、真空吸附凹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赛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赛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2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袋穿绳设备用机架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