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塞露药液的集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9945.1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2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郑锐;张志启;韩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A61J1/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一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2 | 代理人: | 刘彩霞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塞露 药液 集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塞露药液的集装器,包括储液管、固定下盖和活动上盖,固定下盖固设于储液管的上端口;活动上盖设置有上注液口和滑道,所述滑道包括中间的弧形滑道和两端的半圆形卡孔,在靠近其中一个半圆形卡孔的位置设有狭道,并且半圆形卡孔的直径等于弧形滑道的宽度且大于狭道的宽度;所述固定下盖上设置有下注液口和弹性卡柱,弹性卡柱的直径大于狭道的宽度且小于弧形滑道的宽度;当弹性卡柱沿弧形滑道滑行并穿过狭道被卡入半圆形卡孔时,上注液口与下注液口相互重叠,当弹性卡柱反向滑动被卡入另一端的半圆形卡孔时,上注液口与下注液口互不重叠,且下注液口被活动上盖覆盖,该集装器提高了开塞露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塞露药液的集装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病人便秘通常使用开塞露灌肠,但普通的开塞露一般是采用前端为长颈的囊型密封容器包装,使用时医务人员将长颈剪开,用注食器吸取进行灌肠,通常情况下实际使用一瓶开塞露的剂量一次是用不完的,而部分病人需要2-3次间隔使用开塞露之后才能见效果。但是由于囊型密封软管没有密封盖,并且囊型容器自身难以保持竖立导致药液很容易倾倒出来,所以一般开塞露在开封后即使没有被用完也会直接扔掉,下一次重新开封新的。每天肛肠科接待的每个病人基本上都会浪费一定量的开塞露药液,造成大量的药液被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塞露药液的集装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开塞露开封后未用完的余液被大量被浪费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开塞露药液的集装器,该开塞露药液的集装器结构简单,提高了开塞露的利用率,节约药物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塞露药液的集装器,包括储液管和端封盖,所述端封盖包括固定下盖和活动上盖,所述固定下盖固设于储液管的上端口,活动上盖安装于固定下盖上端;其中所述活动上盖设置有上注液口和滑道,所述滑道包括中间的弧形滑道和两端的半圆形卡孔,在靠近其中一个半圆形卡孔的位置设有狭道,并且半圆形卡孔的直径等于弧形滑道的宽度且大于狭道的宽度;所述固定下盖上设置有下注液口和弹性卡柱,弹性卡柱的直径大于狭道的宽度且小于弧形滑道的宽度;当弹性卡柱沿弧形滑道滑行并穿过狭道被卡入半圆形卡孔时,上注液口与下注液口相互重叠,当弹性卡柱反向滑动被卡入另一端的半圆形卡孔时,上注液口与下注液口互不重叠,且下注液口被活动上盖覆盖。
优选的,上述的滑道为两个,两个滑道分别对称设置于上注液口的两侧。
优选的,上述的弹性卡柱的高度不小于滑道的厚度。
优选的,上述的弹性卡柱的上端一体设有弹性限位块,所述弹性限位块的上端呈圆形弧面,弹性限位块的下端为平面。
优选的,上述的固定下盖包括柱塞体和上盖体,所述柱塞体伸入储液管内,并且粘固于储液管内壁,所述上盖体卡在储液管的上端口。
优选的,上述的固定下盖、活动上盖的直径均大于储液管上管口的直径。
优选的,在上述的固定下盖的边缘位置切设有直线型的下盖沿,在活动上盖的边缘位置切设有直线型的上盖沿,并且当上盖沿、下盖沿所在的直线重合时,所述上注液口与下注液口互不重叠,且下注液口被活动上盖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开塞露药液的集装器,提高了开塞露的利用率,节约药物资源。在开塞露第一次开封但是内药液未被用完时,对软瓶内的开塞露药液进行收集存储,提供一个临时装存药液的容器,避免开封后的开塞露无法存放被扔弃的现象,保证每瓶开塞露的利用率都能达到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9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便用辅助给药器
- 下一篇:消防喷淋器、器具和消防喷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