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喷药护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89592.5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成芸;孙萌;余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喷药 护理 装置 | ||
一种耳鼻喉喷药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耳鼻喉喷药装置不能对喷药部位进行照明的问题;包括开口朝上的储药瓶,储药瓶上端螺纹连接有瓶盖,瓶盖内设有挤压式的喷药装置,喷药装置上端设有开口朝上且呈锥形的照明壳,照明壳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照明灯,照明壳底部设有反光板,照明壳内同轴设有与喷药装置连通的喷药管,喷药管上设有可拆装且可插入照明壳内的导光管,导光管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一药管和上端封闭的第二药管,第一药管内设有位于其上端的顶喷雾化头,第二药管内设有位于其上端的侧喷雾化头,第二药管上侧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的喷药孔;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鼻喉科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耳鼻喉喷药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耳鼻喉喷药装置存在不足之处,大多只能进行顶喷,不能满足不同喷药部位的需求,而且由于耳鼻喉处比较隐蔽,光线比较暗淡,上药时,肉眼不容易看清,医务人员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耳鼻喉喷药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耳鼻喉喷药装置不能对喷药部位进行照明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口朝上的储药瓶,储药瓶上端螺纹连接有瓶盖,瓶盖内设有挤压式的喷药装置,喷药装置上端设有开口朝上且呈锥形的照明壳,照明壳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照明灯,照明壳底部设有反光板,照明壳内同轴设有与喷药装置连通的喷药管,喷药管上设有可拆装且可插入照明壳内的导光管,导光管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一药管和上端封闭的第二药管,第一药管内设有位于其上端的顶喷雾化头,第二药管内设有位于其上端的侧喷雾化头,第二药管上侧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的喷药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照明壳内设置的照明灯,配合透明的塑料导光管,可以在照明壳内的光线下发光变亮,在导光管伸入到患者需要喷药的部位进行喷药时,还可以对局部进行照明,避免由于光线较弱,肉眼无法看清的情况发生,降低医生的工作难度,并且配合照明壳底部倾斜状的反光板,可以进一步的汇聚光线,提高亮度,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去掉储药瓶后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开口朝上的储药瓶1,储药瓶1上端螺纹连接有瓶盖2,瓶盖2内设有挤压式的喷药装置3,喷药装置3上端设有开口朝上且呈锥形的照明壳4,照明壳4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照明灯5,照明壳4底部设有反光板6,照明壳4内同轴设有与喷药装置3连通的喷药管7,喷药管7上设有可拆装且可插入照明壳4内的导光管,导光管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一药管8和上端封闭的第二药管9,第一药管8内设有位于其上端的顶喷雾化头10,第二药管9内设有位于其上端的侧喷雾化头11,第二药管9上侧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的喷药孔12。
为了方便连接导光管,所述的第一药管8和第二药管9下侧均开设有开口朝下且呈环形的卡槽13,喷药管7可插入卡槽13内且与卡槽13紧密连接。
为了起到更好的反光效果,所述的反光板6呈内低外高的倾斜状。
为了起到更好的导光效果,所述的导光管为透明的塑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9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充气颈椎外固定器
- 下一篇:叠式脱硝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