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毛细铜管表面的除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8997.7 | 申请日: | 201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7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冯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合翊电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23 | 分类号: | B08B9/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499***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铜管 表面 装置 | ||
一种用于毛细铜管表面的除污装置,它包括槽体,所述电机的一头外侧固定在槽体一面外侧的一头,所述的电机下侧固定在托板的上侧,所述电机一头的转轴末端穿过槽体一面外侧一头的圆形口子后,并再嵌进槽体另一面外侧一头的圆形口子内,所述的轴杆两头分别嵌进槽体一面外侧另一头的圆形口子内,所述的电机转轴外围设有两个齿盘,所述的轴杆外围设有两个齿盘,所述的两个齿链一头绕紧电机转轴外围的两个齿盘,所述的两个齿链另一头绕紧轴杆外围的两个齿盘,所述的每个齿盘均与对应处齿链嵌入衔接,所述每个齿链的一边外侧分别均匀设有顶杆,所述的每个顶杆上端均设有一个擦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毛细铜管表面的除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铜加工企业都是通过牵引式除污装置清除毛细铜管外侧的油污,牵引式除污的原理是:当毛细铜管穿过台体上侧盒体的内部空腔时,则盒体内浸有除污剂的海绵体就会擦到毛细铜管。这种去污方法:一是海绵体在擦拭毛细铜管外侧的同时,则会对牵线机牵引产生一定的阻力;二是盒体内的除污剂只能浸湿海绵体,不能泡洗海绵体,也就是说,海绵体始终处于循环擦拭的状态,而其内部的油污不能在除污剂内浸泡清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除污装置在清除毛细铜管外部油污时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毛细铜管表面的除污装置,该装置的每个齿链在循环运行时,则它们上部的擦头又会不停的从一头往另一头擦拭对应处铜管的外侧,每个擦头在擦拭铜管外侧的同时,则又会顺势牵引铜管;这种除污装置不仅能有效的清除铜管外侧的油污,且还可牵引铜管往前移动,尤其是,每个擦头往下转向后,并能在槽体下部空腔内的除污剂里清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两头均呈半圆形,所述槽体对应的两头外侧分别由下往上延伸出一个挡板,所述的每个挡板均是从对应处槽体的底部往上延伸出来,所述槽体一头外侧的挡板上设有一个接口,所述槽体另一头空腔内的底部设有带弹盖的排出口,所述的槽体底部四角均设有落脚,所述槽体两面外侧的一头均设有一个圆形口子,所述槽体两面外侧的另一头也分别设有一个圆形口子;所述槽体一面外侧一头的圆形口子下方设有一个托板,所述电机的一头外侧固定在槽体一面外侧的一头,所述的电机下侧固定在托板的上侧,所述电机一头的转轴末端穿过槽体一面外侧一头的圆形口子后,并再嵌进槽体另一面外侧一头的圆形口子内,所述的轴杆两头分别嵌进槽体一面外侧另一头的圆形口子内;所述位于槽体一头空腔内的电机转轴外围设有两个齿盘,所述位于槽体另一头空腔内的轴杆外围也设有两个齿盘,所述的两个齿链一头绕紧电机转轴外围的两个齿盘,所述的两个齿链另一头绕紧轴杆外围的两个齿盘,所述的每个齿盘均与对应处齿链嵌入衔接,所述每个齿链的一边外侧分别均匀设有顶杆,所述的每个顶杆上端均设有一个擦头,所述的每个擦头均由U字形托架与海绵体组成,所述的每个海绵体均由航空胶水粘接在对应处托架内,所述托架的上侧与两头均为开口,所述每个海绵体的上侧居中段分别纵向设有一个锥形槽沟,所述每个槽沟内的下侧居中段分别往下切割成一个线槽,所述每个海绵体一头外侧的下部居中处分别由一头往另一头挖穿一个圆柱形空腔;所述一号架体的两个下端均焊接在槽体一边外侧的一头,所述一号架体上部横块的反面居中处设有吊杆,所述的吊杆下端设有压条,所述的压条下侧由条形板隔成两个通道,所述二号架体的两个下端分别固定在槽体一边上侧的居中处,所述二号架体上部横块的反面居中处设有吊杆,所述的这个吊杆下端设有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槽体下部空腔内注有一定量的除污剂,当齿链的一头往上转向时,则铜管就会从压条下部的通道内延伸出来,并压进对应处擦头内,与此同时,槽体上部的每个擦头都会在移动中擦拭铜管;当齿链的另一头往下转向时,则对应处的擦头就会与铜管分离,并延伸进槽体的下部空腔内,与此同时,位于槽体下部空腔内的擦头都会在移动中清洗;经过近半年的测试,本实用新型的原型产品不仅性能稳定,且其清除的铜管表面还尤其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槽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合翊电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合翊电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8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锁式液压油缸
- 下一篇:一种预制棒缺陷观测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