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门窗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8727.6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8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呼吸门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34 | 分类号: | E06B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门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合门窗套,包括门窗框和门窗套夹具,所述门窗框左侧固定粘接有橡胶垫,门窗框左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均水平固定连接有矩形插接杆;门窗套夹具靠近门窗框的部位内腔开设有矩形空腔,门窗套夹具右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与矩形空腔连通开设有矩形通口,矩形插接杆中部竖直开设有第二穿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窗套夹具靠近门窗框的部位内腔开设有矩形空腔,矩形插接杆中部竖直开设有第二穿孔,门窗套夹具上部与矩形空腔连通开设有第一穿孔;门窗套夹具底部贴合有夹持板,夹持板上部垂直固定有螺纹丝杆,一次性到位将一根螺纹丝杆和螺母配合就可以将门窗框门窗套夹具进行固定,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套技术领域,具体为组合门窗套。
背景技术
目前,门窗均安装在门窗套内,门窗套起到固定门窗作用,现在的门窗在安装后均留有缝隙,房间内的温度很容易从门的缝隙中流失,门窗套大都为实木板或者是不锈钢材料,这一块的隔音效果比较差。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201620215979.9公开了门窗套,虽然该实用新型具有连接牢靠,密封严密,使得门窗缝不会透风,保证屋内的温度不会通过门窗缝隙流失,同时门窗套隔音防潮效果好。
但是该装置依旧存在弊端:该结构的连接杆、挡板和门窗套线之间都是分布固定连接的,施工效率慢,需要固定若干螺丝才可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门窗套,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组合门窗套,包括门窗框和门窗套夹具,所述门窗框左侧固定粘接有橡胶垫,门窗框左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均水平固定连接有矩形插接杆,门窗框上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口,门窗框内腔注入有填充物,该填充物为膨胀胶;
门窗套夹具靠近门窗框的部位内腔开设有矩形空腔,门窗套夹具右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与矩形空腔连通开设有矩形通口,矩形插接杆中部竖直开设有第二穿孔,
门窗套夹具上部与矩形空腔连通开设有第一穿孔;门窗套夹具底部贴合有夹持板,夹持板上部垂直固定有螺纹丝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矩形插接杆竖直对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矩形通口与矩形插接杆活动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穿孔与两个所述第二穿孔在竖直方向对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纹丝杆与两个所述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活动贯穿,螺纹丝杆贯穿于第一穿孔的端部螺纹拧合有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窗套夹具靠近门窗框的部位内腔开设有矩形空腔,矩形插接杆中部竖直开设有第二穿孔,门窗套夹具上部与矩形空腔连通开设有第一穿孔;门窗套夹具底部贴合有夹持板,夹持板上部垂直固定有螺纹丝杆,一次性到位将一根螺纹丝杆和螺母配合就可以将门窗框门窗套夹具进行固定,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门窗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门窗套的门窗套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门窗框1、填充物2、圆口3、橡胶垫4、螺母5、门窗套夹具6、第一穿孔7、矩形插接杆8、矩形空腔9、第二穿孔10、夹持板11、螺纹丝杆12、矩形通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呼吸门窗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呼吸门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87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宣传体验厅
- 下一篇:一种防水防撞推拉门窗以及复合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