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路面层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88087.9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4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邓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筱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7/35 | 分类号: | E01C7/35;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赵晨宇 |
| 地址: | 2014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再利用 路面 结构 | ||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路面层结构,它涉及建筑路面技术领域;面层的下方设置有硬质废料透水层,面层内预埋有传力杆,传力杆上等间距固定有力分散杆,力分散杆插设于硬质废料透水层的上端,硬质废料透水层内设置有空隙层,空隙层的末端连接有纵向盲沟,纵向盲沟内安装有渗排水管,硬质废料透水层的下方设置有土质废料垫层,土质废料垫层内设置有钢筋支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路面层结构,利用硬质建筑垃圾粉碎后的类似骨料的性质,骨料之间相互支撑,骨料之间的间隙起透水作用,利用土质建筑垃圾作为路面的垫层,有效利用建筑垃圾,解决安全隐患和污染,减少了处理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路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路面层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
目前,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易产生安全隐患,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建筑垃圾作为废弃物不仅没有能够进行有效利用,而且不经处理还带来安全隐患和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路面层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面层、硬质废料透水层、传力杆、力分散杆、空隙层、纵向盲沟、渗排水管、土质废料垫层和钢筋支撑;所述的面层的下方设置有硬质废料透水层,面层内预埋有传力杆,传力杆上等间距固定有力分散杆,力分散杆插设于硬质废料透水层的上端,硬质废料透水层内设置有空隙层,空隙层的末端连接有纵向盲沟,纵向盲沟内安装有渗排水管,硬质废料透水层的下方设置有土质废料垫层,土质废料垫层内设置有钢筋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的渗排水管的中心为排水空间,渗排水管的管壁设置有数条通向排水空间的渗水孔,渗水孔的进水口位于渗排水管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力分散杆与传力杆垂直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隙层和纵向盲沟内铺设有碎石。
进一步地,所述的硬质废料透水层的硬质废料采用粉碎后的硬质建筑垃圾。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筋支撑为波浪状的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土质废料垫层铺设土质建筑垃圾,铺设时插入钢筋支撑,钢筋支撑起到支撑作用,达到一定厚度后夯实,将硬质建筑垃圾粉碎后作为硬质废料透水层,并碾压密实,面层内预埋的传力杆受力后均匀传递给力分散杆,将力均匀分布在分散的硬质废料透水层上,可有效避免面层的局部受力断裂;粉碎后的硬质建筑垃圾起到透水作用,水由硬质废料透水层或空隙层的碎石纵向或横向流入纵向盲沟,经渗排水管的渗水孔的进水口进入排水空间后进行外排。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路面层结构,利用硬质建筑垃圾粉碎后的类似骨料的性质,骨料之间相互支撑,骨料之间的间隙起透水作用,利用土质建筑垃圾作为路面的垫层,有效利用建筑垃圾,解决安全隐患和污染,减少了处理费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渗排水管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渗排水管的外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筱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筱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8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