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蒸煮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6372.7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0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博;陈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荣酿造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蒸煮设备,涉及酿造设备的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续蒸煮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热胀冷缩影响导致料管部分变形较大的技术问题。该连续蒸煮设备包括机架、均安装于机架的输送机和蒸煮机,输送机设置于蒸煮机的上方,输送机的出口处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出口部设有第一弧面,蒸煮机的入口处设有进料管,进料管背离蒸煮机的一端设有第二弧面,第二弧面与第一弧面相配合且能相对第一弧面运动;蒸煮机设有进料管的一端能够相对机架移动,另一端相对机架固定。该该连续蒸煮设备能够很好地弥补热膨胀所带来的变形,使料管的变形程度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酿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蒸煮设备。
背景技术
在食品酿造行业中有一种“高短法”即高温短时蒸煮法。其原理是:大豆或脱脂大豆按常规方法洒水后,用0.18~0.20MPa以上的饱和蒸汽压力蒸煮不超过10min接着迅速使原料冷却到100℃以下,经过这样高短法处理的原料无N性蛋白,90%以上的大豆蛋白已经适度变性,非常适合酿造酱油、酱类。
连续蒸煮设备是遵循“高短法”进行设计的设备之一。现有的连续蒸煮设备包括用于输送原料的螺旋输送机和用于蒸煮原料的连续蒸煮机。通常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管与连续蒸煮机的进料管之间采用刚性连接。然而,连续蒸煮机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会产生沿其轴线方向的平移,在平移过程中会带动前述的出料管和进料管同时向左平移,使得两者的变形量较大,由于金属变形产生疲劳,因而会导致料管部分产生开裂以及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蒸煮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续蒸煮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热胀冷缩影响导致料管部分变形较大甚至产生开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蒸煮设备,包括:机架、均安装于所述机架的输送机和蒸煮机,所述输送机设置于所述蒸煮机的上方,所述输送机的出口处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口部设有第一弧面,所述蒸煮机的入口处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背离所述蒸煮机的一端设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与所述第一弧面相配合且能相对所述第一弧面运动,使所述进料管相对所述蒸煮机倾斜。
所述蒸煮机设有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能够相对所述机架移动,另一端相对所述机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部设有具有中心孔的座体,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出料管上,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进料管连通。
所述第一弧面为所述中心孔的孔壁所围成的内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呈外弧面。
或者,所述座体的外表面围设成外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呈内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部设有座体,所述座体包括具有第一中心孔的第一座体和具有第二中心孔的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连接于所述出料管上,所述第二座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二中心孔均与所述进料管连通;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连接后,所述第一弧面为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孔壁所围成的内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呈外弧面。
或者,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连接后的外表面围设成外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呈内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的连接处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嵌装有第一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出料管焊接,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蒸煮机的入口处连接有法兰盘,且所述蒸煮机与所述法兰盘可拆卸连接,所述法兰盘空套于所述进料管远离所述出料管的端部,且所述法兰盘与所述进料管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与所述法兰盘所围成的环形空腔内紧密配合有第二密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荣酿造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荣酿造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6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质密封隔离圈卡瓦悬挂器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板张拉锚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