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致密气藏气水两相渗流实验中气水分离微量水捕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3620.2 | 申请日: | 201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5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马立涛;刘玉明;李洋冰;陈鑫;张波;姜洋;胡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F26B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30045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密 气藏气水 两相 渗流 实验 中气 水分 微量 集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致密气藏气水两相渗流实验中气水分离微量水捕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吸水柱,所述的吸水柱内设置有进气管的一端,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出气管的一端,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另一端均贯穿壳体延伸向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气管将含有水分的气体通入到吸水柱内,从而通过吸水柱进行吸收气体中的水分,并且通过吸水条能够将吸水柱表面的水分吸入到吸水罩上,以及通过电机带动转盘旋转,也能够将吸水柱上的水甩出至吸水罩上,从而使吸水柱的含水量保持在某个的含水率(如5%)以下,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气水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水分离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致密气藏气水两相渗流实验中气水分离微量水捕集装置。
背景技术
致密气藏气水两相渗流实验中需要用到气水分离装置,气水分离装置能够将实验中的水分和气体进行分离,从而能够进一步分别测量水分的重量和气体的体积,然而现有的气水分离装置存在气水分离的程度不彻底,水分捕捉不充分、微量水分计量精度低的现象,导致最终的实验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水分离不彻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致密气藏气水两相渗流实验中气水分离微量水捕集装置,它可以实现气水分离更加彻底,水分捕捉更充分以及计量精度更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致密气藏气水两相渗流实验中气水分离微量水捕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吸水柱,所述的吸水柱内设置有进气管的一端,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出气管的一端,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另一端均贯穿壳体延伸向外。
优选地,所述的进气管位于吸水柱内的部分侧面开设有出气孔。
优选地,所述的进气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的第二部分位于吸水柱内,第二部分的顶端内壁开设有凹环,所述的第一部分靠近第二部分的一端外壁开设有和凹环相匹配的凸环,所述的凹环和凸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的吸水柱的下表面和转盘连接,所述的转盘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转轴和转盘下表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出气管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疏水透气膜。
优选地,所述的吸水柱位于吸水罩的中部,所述的吸水罩由吸水海绵制成,所述的吸水罩连接有若干个导水条的一端,导水条的另一端和吸水柱外表面接触。
优选地,吸水罩位于加热罩内部,所述的加热罩包括加热环和若干个导热棒,所述的加热环外表面包裹有保温隔热棉,所述的导热棒一端贯穿保温隔热棉和加热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吸水罩内。
优选地,所述的吸水柱由变色硅胶制成。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气管将含有水分的气体通入到吸水柱内,从而通过吸水柱进行吸收气体中的水分,并且通过吸水条能够将吸水柱表面的水分吸入到吸水罩上,以及通过电机带动转盘旋转,也能够将吸水柱上的水甩出至吸水罩上,从而使吸水柱的含水量保持在某个的含水率(如5%,含水率由转盘的离心速度决定)以下,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气水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处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未经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3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车仪表台用杯架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医用胸卡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