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2010.0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8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坛;曾如强;李旭光;刘彦飞;黎波;陈建华;曾志梁;李锋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鹏鑫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53 | 分类号: | B65H54/553;B65H54/44;B65H54/7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 |
地址: | 517400 广东省河源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绕线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绕线机,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一端的主机箱,设置在基座另一端的支撑柱,转动设置在主机箱上的传动轴,设置传动轴上的第一卡盘,转动设置在支撑柱上的从动轴,设置在从动轴上的第二卡盘,设置在主机箱内、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设置在主机箱和支撑柱的顶部之间的自动拍打机构;该自动拍打机构包括可左右移动的移动座,可旋转地设置在移动座上的旋转座,与旋转座固连的橡胶摆锤,用于驱动移动座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旋转座往复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该绕线机能够自动完成线圈的敲打以消除间隙,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绕线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电力装备制造行业中的一种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变压器、互感器、电感器等设备的线圈绕组的铜线缠绕。卧式绕线机是众多绕线机的其中一种,使用这种绕线机进行线圈绕组的铜线缠绕后,铜线之间常常会产生间隙,一般需要利用橡皮锤进行人工敲打以消除这些间隙,但人工操作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
可见,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绕线机,能够自动完成线圈的敲打以消除间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绕线机,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一端的主机箱,设置在基座另一端的支撑柱,转动设置在主机箱上的传动轴,设置传动轴上的第一卡盘,转动设置在支撑柱上的从动轴,设置在从动轴上的第二卡盘,设置在主机箱内、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设置在主机箱和支撑柱的顶部之间的自动拍打机构;该自动拍打机构包括可左右移动的移动座,可旋转地设置在移动座上的旋转座,与旋转座固连的橡胶摆锤,用于驱动移动座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旋转座往复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的自动绕线机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丝杆,以及用于驱动该丝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移动座与丝杆螺纹传动连接。
所述的自动绕线机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滑杆,以及用于驱动该滑杆往复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旋转座滑动套设在该滑杆上,滑杆上设置有若干个沿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旋转座的内孔上设置有对应的键,这些键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槽中。
所述的自动绕线机中,所述滑杆的一端固连有一根第一连杆,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一根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端部与第二连杆的端部之间连接有一根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的端部、第二连杆的端部铰接。
所述的自动绕线机中,所述主机箱内设置有一个减速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该减速机驱动传动轴转动。
所述的自动绕线机中,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一个可左右伸缩的伸缩筒,所述从动轴旋转设置在该伸缩筒端部。
所述的自动绕线机中,所述伸缩筒包括固定在支撑柱上的固定筒,滑动插接在固定筒一端的滑筒,以及旋转插接在固定筒另一端的调节螺杆;滑筒朝向调节螺杆的一侧同轴地开设有一个调节螺孔,调节螺杆与该调节螺孔螺纹传动连接,调节螺杆的端部设置有手轮;从动轴转旋转插接在滑筒端部。
所述的自动绕线机中,所述滑筒的端部开设有一个安装孔,所述从动轴通过若干个轴承设置在该安装孔中。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绕线机,完成绕线后,可由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旋转座往复转动,同时由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移动座左右移动,从而使橡胶摆锤能够沿整个轴向敲击线圈,敲击完后,由第一电机驱动线圈绕组旋转一定角度再重复上述敲击过程,直到整个线圈表面均被敲击到;该过程无需人工操作,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相比,效率更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鹏鑫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鹏鑫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2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的电子装置集中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通风道洞口预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