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生产用助焊剂沾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1492.8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0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笑;薛卫洁;王山山;酒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5/04 | 分类号: | B22D25/04;B22D19/04;H01M4/16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5900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生产 焊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生产用助焊剂沾取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沾板,所述沾板上表面设置有浸渍槽和位于浸渍槽两侧的多个定位条孔,所述浸渍槽内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中充满助焊剂,所述定位条孔内盛装有脱模剂。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生产用助焊剂沾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限位柱表面粘铅粉,保证限位柱时刻能够插入到定位孔的孔底,即便沾取装置长时间使用后,极耳沾取助焊剂的量也不会发生减少现象,性能稳定可靠,保证后续极耳与汇流排铸焊时不会出现包焊现象,有效提升电池的品质,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生产用助焊剂沾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蓄电池铸焊生产线中,沾助焊剂铸焊极耳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因为它关系到极群的铸焊质量。为了提高极耳沾取效果,技术人员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沾取装置,然而,这些沾取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申请号为20131015231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止极群隔板纸沾粘助焊剂装置,包括盖板和浸渍槽,盖板覆盖浸渍槽;浸渍槽上以横向中心线为界,对称设有上下两组海绵腔槽;盖板上设有极耳槽孔,极耳槽孔由两个组成一组;任一组极耳槽孔内两孔间隔与浸渍槽的两个左右相邻的海绵腔槽的间隔相匹配;任两组上下相邻的极耳槽孔的间隔与上下相邻的两海绵腔槽的间隔相匹配;
上述防止极群隔板纸沾粘助焊剂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虽然能够防止极群隔板纸沾取助焊剂,避免隔板纸被助焊剂打湿、污染,但是周转板上的四个定位柱会产生铅皮,因为电池极板群倒置安装到周转板上后,其上的铅粉会洒落到定位柱上,久而久之,定位柱上沾满铅粉,从而形成铅皮,铅皮的存在使得定位柱无法插到定位孔的孔底,造成极耳插入浸渍槽内的深度变浅,极耳与浸渍槽内的海绵接触面积缩小,极耳沾取助焊剂的量随之减小,这样后续极耳与汇流排铸焊时极易出现包焊现象,严重影响电池品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助焊剂沾取装置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蓄电池生产用助焊剂沾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助焊剂沾取装置工作稳定性差,长时间工作后极耳沾取助焊剂的量会减少,导致后续极耳与汇流排铸焊时容易出现包焊现象,十分影响电池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限位柱表面粘铅粉,保证限位柱时刻能够插入到定位孔的孔底,即便长时间使用后,极耳沾取助焊剂的量也不会发生减少现象,性能稳定可靠,保证后续极耳与汇流排铸焊时不会出现包焊现象,有效提升电池的品质,实用性好,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生产用助焊剂沾取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沾板,所述沾板上表面设置有浸渍槽和位于浸渍槽两侧的多个定位条孔,所述浸渍槽内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中充满助焊剂,所述定位条孔内盛装有脱模剂;
所述浸渍槽的正上方设置有极板框架,所述极板框架内安装有电池极板群,所述电池极板群的下端设置有极耳;所述定位条孔的正上方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竖直固定安装在限位块的下表面上,所述限位块与极板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上沿着定位条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和推拉电液推杆,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滑架,所述推拉电液推杆的活塞头与滑架固定连接,所述滑架上竖直固定安装有举升电液推杆,所述举升电液推杆上端的活塞头与极板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边缘处设置有两个控制开关。
作为本案的重要设计,所述定位条孔的孔壁上镶嵌有镶套。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沾板包括下沾板和位于下沾板上端的上沾板,所述上沾板与下沾板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定位条孔贯穿上沾板并伸入到下沾板内,所述上沾板的下表面和下沾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与多个定位条孔连通。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上沾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环形通道连通的加注口和液位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1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体金加速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吸汗内衣